如何在专业课中实现有效教学

2011-12-29 00:00:00许春辉
考试周刊 2011年35期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如何在专业课中实现有效教学,成为摆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作者根据教学实践,着重从学生兴趣的培养、课堂提问、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探讨了实现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课 有效教学
  
  近年来,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有效教学进行了阐述,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一是要在授课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任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地位,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意识,同时进行必要的参观实习,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专业观念。二是要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从而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地讲解为生动地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并增强学习兴趣。三是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所学内容的框架脉络,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多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好课堂提问环节,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好提问环节,适时地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这是提高专业课教学效率的基础。在引入新课时,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从而有力地配合教学活动的进行。在授课过程中,若抓住那些一题多解的问题发问,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若及时地对那些易混淆的知识发问,则在正误双方的讨论辩解中,不仅能帮助学生突破了问题的关键点,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提问过程中,对答对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赞美,答错的要给予鼓励并再给予机会,因为成功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有直接的关系。
  三、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