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

2011-12-29 00:00:00韩芬娥
考试周刊 2011年35期


  英语课堂提问,作为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正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成功的外语课堂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但长期以来许多英语教师缺乏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使得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对每节课的问题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新课不再那么充满期待,结果费时费力又缺乏实用价值,使学生丧失了最为重要的素质——发现问题和探索规律的能力。其实,课堂提问也是有技巧的。
  1.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积极思维。
  2.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所提问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其造能力。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
  3.难易适度的原则
  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恰当好处地提出问题。此外,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知识从“哪”提,向“谁”提,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
  4.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4.1课堂提问技巧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在提问时不应过于盲目,应随时注意学生的状态和对前面知识理解的程度。
  4.2课堂问答形式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2)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3)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
  4.3课堂提问的艺术
  (1)问题设置要合理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不能僵化答案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他们自己的空间。没有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没有思考的存在,当然也就不会有创新意识。这就启发我们:提问不能太简单、太直接,不能让学生不加思考便可答出,而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答案僵化。当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时,教师往往作出各种努力,使学生的答案向标准答案靠拢,殊不知这样就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开放性、探究性问题能让学生自由发挥,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课堂的魅力指数也大大增加。
  (3)选好提问对象
  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也要做到“点面结合”,教师不能只顾及举手积极的学生,也要兼顾相对“安静”的同学。由于被提问的次数和频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频频惠顾”的学生很有可能因此而对英语兴趣倍增,学习进步明显;而被“冷落”了的学生,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从而导致班内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经常听到有学生这样说:“今天上英语课真倒霉,老师问了我一个那么难的问题,我没有回答出来,多丢人呀!可是那些容易的问题我能回答出来他却不问我。”“是呀,我也是今天举了半天的手他也不叫我,我不举手时他却叫我回答,结果一问三不知。”从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对课堂提问的呼声,他们非常想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可往往老师们并不了解学生的想法,结果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如何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搞好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4)掌握好提问回答时间
  教师提完问题后,要适当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提问以后往往会忽略等待的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请学生回答或提示答案。这样,一定程度上固然能有效地加快教学节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但长期如此,会使学生产生“反正有同学会回答”、“老师会告诉答案”等想法,从而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发问后等待时间短,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会相对偏低。与其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不如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再说出更为正确或完整的答案。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学生的知识源泉,是教学活动的实施地。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实现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互动、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而且,它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优化课堂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和改善自己的提问艺术和技巧,增加提问的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驾驭好自己的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