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1-12-29 00:00:00葛斌
考试周刊 2011年35期


  摘 要: 阅读能力是英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各个学校在英语教学中也非常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我校在大学英语基础课堂设置的基础上还增设了“高级阅读”来对一些英语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实行进一步的培养。本文将基于高级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分析提出相关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能力 高级阅读 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精读课程是大学英语非常重要的主课程,包括了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其中,读就是阅读理解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四级改革的推行,阅读理解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然而,这种涉猎广泛的精读课程的教授却有着很多不足。比如:学生普遍认为教材只是词汇和语法的载体,他们的学习只是机械地积累语言知识;在传统的精读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更像是词汇和语法的分析课,以致于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变成了语言知识的传授。因此,在精读课堂上阅读理解得不到根本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仍停留在原始阶段。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很多学校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开设选修课,四级专项课或者分级分类教学等方法来增加阅读理解的教授,在精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专项的培养。我校除增设阅读选修课和四级阅读专项课程之外,还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选出全级的英语尖子生(分为文科高班和理科高班)对其加设高级阅读、高级翻译和高级口语等课程。
  一、高级阅读教学初探
  第一学期,学校统一采购一些较有难度的高级阅读方面的教材,课文大部分是英美著名作家的散文、议论文和评论等。在上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教材难度太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文章内容太难以至听不进课,觉得课堂枯燥;
  2.教师备课过于辛苦,备课量大;
  3.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不会全身心地投入;
  4.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生词量太大,制约了学生的阅读。
  通过一学期的初探发现,仅靠课本上那几篇高难度的文章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提高,于是在教授课本内容的同时,增添了很多课外阅读的资料。教师意外发现在补充课外资料的时候学生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厚,效果更好。
  二、高级阅读教学改革
  经过一学期教学的总结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测试表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收效甚微,达不到大纲和学校的要求。于是,从第二学期开始,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自由性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和运用。
  (一)在教材选择上,教师有了更大的自由,学校不再统一订购,由教师查找资料订成课本,印刷成册发给学生。
  通常情况下,阅读可分为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阅读方法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法让学生掌握,那么选材也显得很重要:
  精读,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全篇材料,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选资料时寻找到有阅读典型以及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相结合,并且有着符合高班学生水平的词汇、语法、句型的文章,比如一些英语国家的著名作家写的短小精悍的散文、书信和演讲稿(如羊皮卷之七:I Will Laugh at the Worl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序言;I Have a Dream;Youth等)。
  泛读,也可称为普通阅读,要求学生读懂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的背景文化知识和一些重点单词,但要求阅读速度高于精读速度。教师在选材时结合了泛读的要求找到一些篇幅较长,有着较深文化背景的英美文学作品或选段,比如:《傲慢与偏见》某章节;《简·爱》某选段;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报刊文章;西方神话故事(如普罗米修斯、潘多拉宝盒等)。
  快速阅读包括略读和查阅。略读是一种浏览性的阅读,不需通读全文,只需跳跃式地略读,以最快速度获取全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查阅指一种有目的地查找个别资料的浏览性阅读,如对数据、年代等具体信息的查找。根据快速阅读的要求,教师选择了一些历年四级考试和六级考试以及全国大学英语竞赛的快速阅读和其他阅读题目。
  这本经过学校老师精心挑选制作而成的教学手册深受学生喜爱,并在接下来的高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在课堂教学上更有主动性和自由度,和学生的互动大大增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对阅读的兴趣。
  1.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在讲解课文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与文章有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例如:在讲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序言选段之前,先导入作者海伦·凯勒的生平简介和她的一些著名作品,激发学生对已知知识的运用和未知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期待;在讲解潘多拉宝盒时讲解一些前后故事和其由来,激发了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兴趣;讲解《警察与赞美诗》和《二十年之后》之前先介绍了作者欧·亨利的背景知识和写作特点,使学生对文章产生美好的悬念和兴趣,并且在阅读完文章后能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和作者的语言习惯等,更深刻地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把高级阅读教学分为几大板块,按不同的方法授课。
  把所选教材归类为散文系列、诗歌类、文学小说、演讲与评论、报刊类、题目类等,科学地规划课时安排,把这些类别合理分到一学期的课时里。
  例如在诗歌专题课堂中融入诗集、长诗和短诗,英文诗歌和中文诗歌翻译版对诗歌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诗集有泰戈尔的《飞鸟集》选和《中国古代诗词欣赏》中英文对照;长诗有Robert Browning的My Last Duchess;短诗有William Blake的《从一颗沙子看世界》和E.E.Cummings的(A...(A Leaf Falls on Loneliness);中文诗歌翻译有《再别康桥》(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等等。
  再如报刊类阅读,把政治、经济、体育、娱乐等各类新闻融入到此类阅读理解中,采用快速阅读或者翻译法考查的形式进行训练和讲解,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时事,又能激发学生阅读报刊类文章的兴趣,为学生课下阅读报刊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在授课中穿插题目进行随堂测试,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的程度。
  教材中有些四、六级和全国大学英语竞赛的阅读题目,在上述阅读专题讲解中穿插此类题目的随堂考查,当堂消化阅读的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做题中去。下面就是几个例子:
  在报刊阅读专项的娱乐报道阅读讲解后,穿插2007年全国大学英语竞赛C类初赛赛卷的Section D部分的阅读理解题目,这是有关好莱坞巨星德普的一篇阅读,教师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娱乐类报道阅读技巧的掌握。
  在讲解体育类报道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后,结合20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样题中的Section D Summary有关伦敦申办奥运会的考查,采用精读和快速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从文章中准确而快速地找到或者理解文章后,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填上题目中的所需单词。并在题目后补充北京奥运会的一些知识。这样既能练习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又能了解时代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对各类文化知识的掌握。
  三、继续采用有效的传统模式
  虽然对高级阅读进行了比较全面彻底的改革,但是一些传统的阅读方法和理论还是基础,不能丢。
  (一)单词的掌握。
  词汇是阅读教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过初高中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但进入大学以后要求他们掌握的单词数量大大增加了,给他们的学习和准确理解单词带来一定的难度。四、六级对学生的单词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光靠记忆单词收效甚微。通过阅读记忆单词是很好的一种牢记单词的方法,阅读理解同词汇知识也密切相关,大量生词会成为阅读理解的拦路虎,所以单词的记忆和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成的。
  在高级阅读教材里,教师加入了各类专业单词和表达,比如法律术语、派对词、名人名句、谚语俗语等。并且在每篇需要精读的文章后注明重点词汇和短语及个别重点句子解析。单词记忆与阅读轻松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语法和句法的掌握。
  语法包括词法、语法、拼写及语义等内容;句法包括句子结构和全文结构等内容。如果说词汇是基础,那语法和句法的掌握就是阅读理解的关键。教师在进行高级阅读的授课中继续重视这些知识的强调和灌输,用生动活泼新颖的方式把这些内容传输给学生。
  综上所述,既然阅读训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每位英语教师都应重视阅读,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英语教学和学习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http://club.topsage.com/thread-961677-1-1.html.
  [2]http://www.langfly.com/a/20100905/152121.shtml.
  [3]http://www.chinaqking.com/%D4%AD%B4%B4%D7%F7%C6%B7/2008/2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