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就如何利用交互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作了初步探讨,并通过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交互式 大学英语视听说 语用能力
在语言学范畴内,语用能力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正确理解和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它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语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别人和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能力,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根据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已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是听说能力,以提高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显然,传统的“视—听—问—答”的师生互动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先进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尤其是听说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交互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理论依据、特点及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Hammer,2000)。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输入,忽略语言输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很普遍,这不仅违背了建构主义理论,颠倒了教与学的主题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倡导交互式教学模式是改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谓“交互”,即交互性和主动性,是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交互式外语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鲜明特点,它既是语言教学的核心手段与方式,也体现了交互式语言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推行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更多更有效地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使学生获得各种更为鲜活、实用的可理解性输入,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语言的内化过程,以提高其语言交际应用能力。
2.如何在交互式视听说教学中培养语用能力
2.1建立多元互动模式,将“交互”进行到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辅助语言教学为教学模式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所谓“多元互动”是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多样的互动模式有助于从形式互动向实质互动的转化。教师在交互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主题,选取适合的视听材料,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合理安排课堂节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更多地“扮演”引导者、设计者、观察者、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活学活用”。通过对话编写、角色模拟、原生配音等活动,将所学知识与视听材料所提供的真实情境相结合,加深语言知识的内化与巩固,在互动活动中提高其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2.2建立教学平等对话,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培养交互能力始终是语言教学的首要目标,交互主要体现在以兴趣为基础的双向交流上,而兴趣则是跟各种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的(Rivers,2000)。在交互式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干预和避免那些引起学生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因素,以免抑制学生参与交互活动的兴趣。建立平等对话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平等对话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交谈、讨论和倾听等形式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它有助于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帮助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氛围。在交互式视听说课堂上,教师应重新定义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基于民主、平等、公开的原则,用心和学生交流;同时,教师应该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寻找师生双发感兴趣的话题,在亲切融洽平等的氛围中,使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进入语境,深刻体会听到的材料,作出准确的回应。
2.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实现良好的师生交互的前提条件。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而传统的应试教育重“教”轻“学”,片面强调语言输入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忽视了语言输出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新生面对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料时变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安排,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并不是为了解题、应付考试。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和表达思想。而语言的学习也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接触—模仿—运用使其逐渐内化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习资源,并学会在纷繁的网络资源中筛选适合自己的视听材料。同时教师也应加强自主学习与课堂活动的观察与评估,督促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3.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大部分学生长期形成了以书本﹑教师﹑考试为中心的学习习惯,很少有机会选择﹑培养个人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任务导向的清晰度和准确度,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必须跳出几个概念误区,即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任学生,自主学习更不等于个人学习,探究学习不等于上网检索资料。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和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分析,在活动设计环节要注重对绩效﹑组织和产出的评估,采用多种策略,包括讲授﹑自学﹑探究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融入到其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4.结语
在交际能力日益重要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交互式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摆脱“哑巴英语”的帽子。问卷调查和座谈结果显示,所有学生都认为这种新模式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87.4%的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羞怯感”大大减少,增强了自信心,88.7%的学生认为交互式教学法既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又培养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总之,交互式教学理念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的运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其效果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努力,以期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开辟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Hammer,J.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Wilga M.Rivers.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5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