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课堂学生参与的重要性

2011-12-29 00:00:00孙英锋
考试周刊 2011年38期


  作为一名农村的音乐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音乐课堂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参与”这一环节使音乐课堂变得勃勃生机、兴趣盎然。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学生能增强学习兴趣,轻松愉快地掌握音乐知识,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提升能力、增强自信。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快乐充满课堂,让音乐伴随终身。
  一、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参与欲望
  1.创设情境,导入新颖。
  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激情,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活动。
  2.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要求师生平等,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把微笑引入课堂,以爱心善待学生,消除学生的惧怕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当学生得到老师尊重、爱护、信任和理解时,他们就会“亲其师”并且“信其道”,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极为重要,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
  二、教法灵活多样,提高参与质量
  生机勃勃的音乐课堂能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对教师的“导”要求更高了,即会诱导想学、会引导自学、会疏导讲解、会指导运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当好学生的顾问,当好学生的参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1.轻松愉快的学习音乐。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采用多种灵活的教法和充满感情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
  2.快乐合作参与探究。
  新课改要求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让学生在交流中主动学习,主动发展。首先,要科学正确地分组。应以组与组之间程度相当,小组内成员良莠相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同时还应分配角色,注重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搭配,体现真正意义上人人参与的思想。其次,把握准确的合作时机。一节课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采取合作学习,而是在学习音乐时遇到困难、学生思维受阻,在某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多种表现形式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课堂中需要学生为歌曲伴奏,为歌曲编一些基本的动作,还有为歌曲编一些歌词等,这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鼓励大胆创新,保持参与激情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在教学中要大胆让学生尝试着去创造,并且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从而保持学生的参与激情。
  1.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为了以多种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经常在教学课堂中让学生进行一些创作练习。我给学生1、3、5、6或者2、3、4、5、6等组音符,让学生把它按照不同的因为形象和不同的音乐节奏编成不同的音乐旋律,以此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绪。在教学中,我经常尝试让学生创编歌词。比如在教《亚克西》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了解到“亚克西”是新疆语,是“很好”的意思。课本上只有一段歌词,学生很快就会了。我启发学生我校还有哪些是值得赞扬的,你还能创编哪些歌词?有的学生就这样唱:“我们的教室亚克西,宽敞又明亮,整齐又漂亮……”还有“我们的同学亚克西,团结友爱,学习勤奋……”学生唱着自己编的歌词,唱得更带劲了。同时我还善于让学生给歌曲创编动作。学生唱着自己创编的歌词,跳着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2.采用“手脑并用”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实践是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让学生经常动手实践,加上教师引导得法,就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动手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在教《一杯酒》时,需要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由于条件有限,打击乐没有人手一件,我就发动学生自制乐器,有的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有的用易拉罐装入沙子作沙锤,有的用瓶盖串起来做串铃,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来伴奏,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自信,整个课堂充满了幸福、欢乐的气息。
  四、丰富教学评价,发挥参与效果
  教学评价对于提高学习活动的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教学理念下,我们绝不能以一首歌或者一份试卷等单一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课堂中的自评和互评。
  课堂中的评价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信,体现学生的参与效果。在开始自评时,大多数学生只是说缺点,不好意思说优点,对此我因人制宜,让他们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在教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后,需要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其中有一个女同学平时不爱说话,但很有表演天赋,表演后我带头为她鼓掌,并对她的表演给予了很大的赞赏。后来,只要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她就积极参与。对于跳舞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上台领着大家跳,对于唱歌好的学生,我会在下课前5分钟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慢慢学会自我评价,坚定学习的信心,体验学习的成功,并学会自我欣赏,敢于正确对待自我、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2.情感激励性评价。
  亲切的评价方式,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音乐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赏识的眼神、会意的微笑、满意的点头、亲切的手势,都会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让孩子们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饱满的热情上课。比如在教学《我是少年阿凡提》时,我发现有个学生声音一直很小,我知道这时严厉的批评是不行的,我就轻轻附到他的耳边说:“其实你唱得很好,我很喜欢你的歌声,下次,能不能让你的歌声更响亮些呢?”我看到他用力地点头。从那以后,音乐课上,他的歌声很响亮,慢慢的唱歌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元旦文艺汇演中,他还获得了“小歌星”的称号。
  总之,在新课标下,学生的课堂参与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学生参与给课堂注入了一股新生的力量,课堂参与是音乐课堂生命力的所在。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不仅仅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要关注“参与”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三思而后行,使音乐课堂更加生机勃勃,呈现一派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