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大摇篮”,这些年来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体制下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而五年制的高职就更是特殊。由于高职学生大多成绩低下,人们总会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高职。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在瓶颈期,高职学校普遍出现经营不善、成绩低下、招生困难、毕业学生走向不佳的现象,五年制高职教育也不例外。所以学校领导、老师要从基本做起,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高等职业学校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学校 学生管理工作 发展方向 问题
五年制高职学校的设立,为那些没有足够分数上高中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通道。因为学生在理论知识素养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教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一)学习方面
高职学生因为底子薄,知识储量少,对其的教育也要和初中、高中有所不同。高职,全称叫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所以,技术是高职的传道之“本”。让学生在高职的五年教育中学到自己喜欢的技术,让学生在高职的五年教育中学到扎实牢靠的技术手法,让学生在高职的五年教育中学到可以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这就是广大高职学校领导和老师在学习方面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
(二)课外活动方面
高职在学校规模、人数上虽比不过普通高中、本科大学,但对于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是要做到“有组织、有安排、有类别、有跨度”。高职学生也有享受学校集体活动、课外活动的权利,所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在课外活动方面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
(三)日常生活方面
高职学生因接受教育有限或者自身的逆反心理,在生活上常出现不良现象,所以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需要在生活方面多多关心学生,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五年校园生活,以及以后的道路。
二、目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想要研究出更好的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就要清楚目前的高职普遍存在什么问题。知道了漏洞出在哪里,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管理策略,才不会“有病乱投医”。
(一)学习方面
1.学生学习热情低,普遍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高职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但是,高职学生大多入学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而升入高职后,学生们往往以为从此解放,对于学习就更是糊里糊涂,应付了事。稍有志向的同学也将目标放在“专升本”上,忽略了学习的乐趣。
2.动手能力差,实习机会少。高职学生练得一手过硬的技术活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但目前我国的高职生对于自己本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只能说差强人意。老师将理论作为重点一遍一遍渲染,却忘记了“‘让学生实际操作’大于‘口头说教’”这个职业类学校的第一准则。也许是由于学校自身知名度、实力等客观原因,高职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锻炼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这极大地削弱了高职学生日后迈入社会的竞争力,对学生、学校、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学校师资力量、教师自身素质令人担心。高职学校教师由于自身接受知识的有限性和经验的缺乏,令学生无法汲取到足够的知识,加之部分教师授课方式单调乏味、知识点模糊,学生无法集中思维学习。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是从教师身上得到的,教师的重要性不可忽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二)课外活动方面
1.课外活动少。高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大多将精力放在维持学校纪律、争取学生学到本领上,虽然能想到通过种种课外活动去增进学生友谊、团结能力等,但大多嫌麻烦不愿意去组织。
2.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交流是最能使灵感迸发的方法之一,尤其是作为给予与接受的教师、学生双方之间的交流。但在目前的高职校园里,教师与学生好像“警察与小偷”,不是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极不利于正常教学生活。
(三)日常生活方面
1.校园学风差。高职校园里,最常见的景象就是学生下了课堂就进网吧,或者烟不离手、酒不离口,如此景象让所有关心他们的人烦恼不已。这不仅让学校名声扫地,而且让社会上的人对高职的印象进一步恶化,这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2.学生包容心、互助心淡漠。高职学校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并不能发挥足够的凝聚力。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合作竞争关系,相反更多的是一个互不关心、互不理睬的关系。这对学生的影响就是,学生之间没有深厚的情感,包容心、互助心淡漠。
三、对于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管理学生,要有方法、策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是重中之重,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就要在符合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改善。
(一)学习方面
1.增加学生动手能力训练。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社会培养的就是有足够操作能力的人才,针对职业学校在教育界的这个特殊定位,学校领导要在课程设置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高职的课程设置主要是集定位、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每个专业对于技术要求的方向不一样,但毫无疑问的是,不论哪个专业,其要求掌握的技能一定包括操作技能。
2.设立学分制,引进职业资格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习上也是一样。高职学生普遍看来学习热情较低,没有奋斗动力,那么就采用“强硬”措施,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学校领导要向老师、学生传达这样一个思想: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大学一样,都是高素质的教育。而且,学分制的设立也更能激发起老师的上课热情,让学生打起精神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在学分制设立的同时,也要引进职业资格证考试这一重量级“嘉宾”的加入,鼓励、帮助学生在校五年期间尽量多地考取和自己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为以后迈入社会增加个人的“含金量”。
3.与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与普通本科大学的学生相比,专科学生虽在学历上含金量不高,但适应力、操作力占绝对优势。所以学校要抓住这一点,尽自己所能,与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上学期间就和外界有联系,并且在联系的基础上自行总结经验教训。这对学生学习方面的管理是极为有效的。
(二)课外活动方面
1.增加对于社团的重视程度。高职由于种种内在、外在因素,对于学生社团活动问题一直是采取模糊措施。没有一个完整、团结的组织,凭借一己之力很难将学生聚集到一起开展活动。社团作为学生自己的组织,虽说不需要学校过于干涉,但同样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比如:在组织一场活动时,最重要的资金问题就需要学校解决。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校方往往是不会很支持,有的甚至直接回避,这就造成学生干部的心理挫败感,以致没有人愿意承担起组织活动的责任。社团活动是增强集体荣誉感、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良方。学校领导、老师要在学校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要求。
2.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职业教育的根本是为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所以学生在学校的这五年里就要对未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学校可以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情况,分批分类地进行社会实践主题活动,比如:参观工厂、模拟建设、技术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合作、竞争关系,增进友谊。
3.一段时期开展一次班级“谈心会”。作为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恐怕就是老师。老师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是正常的,对这些学习成绩不算理想的同学“横眉冷对”也是情有可缘的。但是,师生关系融洽是保证班级正常秩序的关键。所以,要经常举办一些“谈心会”。学生有什么不满意的想法,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接受批评,一起迎头改进。
(三)日常生活方面
1.建立“互助小分队”。接受五年制教育的学生大多是性格上有些特殊的人。可根据各自特点,取长补短,让学生帮助学生,让每一个人既成为帮助别人的人又成为被帮助的人,以此来共同进步。
2.设立“心情信箱”。“心情信箱”是一个摆在班级内的小信箱,钥匙只由班主任一人掌管。班级同学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老师说,或者有什么解不开的烦恼,都可以写下来投进信箱。写的信可以署名也可不署名,完全由同学自行决定。老师要保证在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为学生保密。
参考文献:
[1]俞珺,卢频.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浅议[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马辉.浅谈高职学生管理[J].中国教育科研杂志,2010,(175).
[3]林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科技信息,2010,(29).
[4]兰婷婷.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南北桥,2009,(11).
[5]侍寿永.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