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的研究

2011-12-29 00:00:00朱晨华
考试周刊 2011年38期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动力。然而,高中物理因其抽象性的学科特点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应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
  二、研究的意义
  (一)兴趣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
  高中物理课程规律严格的适用条件和判据的应用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感到高中物理难学难懂,产生厌学情绪。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力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是提升人的科学素养教育的引擎和助推器。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良好前提条件,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物理学包含伦理、哲学和美学价值,以及优越的提升人的力量、技能、判断力、敏感性、分寸感等理性价值,使物理成为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具有巨大的育人价值,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是实施科学素养教育的强大引擎和助推器。
  三、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的策略
  (一)创设符合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内容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形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相对枯燥、抽象、深奥难懂,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符合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内容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形式多样化,帮助学生把握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学习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时,可让学生体会溜旱冰拐弯时脚用力的情形。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知晓学习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己设计一些简易演示实验、简易小实验、趣味小实验等,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开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更加投入。
  (二)注重新课的导入,设置疑问与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保持课堂的刺激和变化,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想要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新课的导入,不断地设置疑问与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以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时,可以用单摆来做实验。先用手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又为新授课的导入做好准备。
  (三)强化物理实验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实验,唤起学生的直觉兴趣。
  演示实验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直觉兴趣,并且激发起主动探究其中奥秘的积极性。这样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参与探索性实验,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让学生自主实验,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不断产生疑问,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悟生活的奇妙和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和实验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与寻找答案,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物理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很多定律和规律都来自观察。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
  (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物理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拥有成就感。
  教师可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层次与梯度,进行巧妙的组织与合理的分配,通过这一途径来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优越感。如,课堂提问及作业的布置可针对内容与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最新科技动态、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对学生介绍最新科技动态,讲述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反映物理学、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如可以向学生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尼龙扣及时钟等蕴涵的物理原理,等等。这些除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新的感觉,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外,还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等教育。如指南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的巨大魅力,从而保持其学习兴趣,并激厉学生崇尚科学,立志成才。
  (七)借助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动态的物理情境,刺激学生多种感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机械波的干涉衍射”、“光波的干涉衍射”、“原子的结构”等不易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演示,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有形、易懂、生动逼真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去探索、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八)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理课外活动,能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制作活动,以及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丰富多彩与生动有趣,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和沟通渠道,实现教与学、师与生的双向交流互动,给学生构建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个人成长空间。
  四、结语
  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努力使课堂生活化与趣味化,活跃课堂气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启发诱导,培养学习能力,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炳升.走进高中新课改——物理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薛俊菊.谈高中物理课上的兴趣教学[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21).
  [4]刘晚兴.浅谈物理学习兴趣培养[EB/OL].http://www.zh09.com/lunwen/lklw/wlx/201006/400499_2.html.
  [5]邓少军.对高中物理兴趣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