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

2011-12-29 00:00:00廖红平
考试周刊 2011年38期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老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教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到目前为止,数学复习课还没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就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谈点自己的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的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展示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翻新习题,调动兴趣
  学生学完初中数学教材后,尚存在着概念模糊混淆,知识系统性不够,逻辑推理能力差,方法呆板等问题。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坚持以课本为主,在对一些观点上,工具性知识集中提前复习的基础上,顺次复习,重在基础,查漏补缺。但复习中如果完全照搬课本选题,则势必导致部分学生兴趣不大,感到厌烦。对此,我采取翻新习题的方法,积极进行改题练习,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翻新方式上采取将课本题目改变:改变结论,增加设问、引伸推广、多题组合等方式。这样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复习了充要条件的实质,使学生感到复习基础知识不再是“吃过后馒头”没味道。复习完课本后,要对学生进行以课本例题或习题改编题的综合训练卷的测试,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进行习题翻新,教师要再次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进而驾驭教材,把握复习方向。把教材的重点内容,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延伸和变形,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可提高复习效率。
  三、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1)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2)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3)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学习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四、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合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五、精选练习,注重效益
  初中数学总复习,学生要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要适当安排测试,否则不足以形成技能,然而切莫陷入题海之中,不能以做题数量多少论英雄,更不要追求所谓难题,做每一个题都要有所收获,这就是效益。教师必须精选习题,控制难度,控制题量,把握重点并精心安排练习,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练习效益,从复习开始就应该制定好全面的训练安排计划与内容,使之形成系列,使练习有梯度,有重点,有针对性。练习内容、形式多样化,可编选再现型、深化型的“基础知识训练”;在每单元复习开始时体现概念理解,记忆为主的“调查回忆训练”;每单元结束的“目标验收训练”;体现融会贯通的“综合技能训练”;突出重点、难点。热点的“专题训练”,突出能力的“思想方法训练”;强化纠错“易做易错题组训练”等不同侧重的多形式训练,但各种练习要精,要适度。对练习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眼高手低,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快的通病。为了保证训练的实效,要确保信息反馈的闭合回路的畅通,及时对训练的结果进行批改与讲评,使学生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使学生主动调整学习活动,使错误尚未定型之前及时输入信息进行纠正,切实解决学生练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以期获得最优的复习效果。
  六、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1)y=13-2x
  (2)y=3x+2x-1
  (3)y=x+1-1
  (4)y=x+2x-2
  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要重点掌握的,都要紧抓不放,抓出成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