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中常见的用药误区

2011-12-29 00:00:00
农村百事通 2011年11期


  1.盲目加大药量
  有不少养殖户,以为用药量越大效果越好,在使用抗生素时盲目加大剂量。这种做法一是会造成肉鸡直接中毒死亡或慢性药物蓄积中毒,损坏鸡的肝、肾功能,给下一步的治疗、预防疾病用药带来困难:二是大剂量的用药可能杀灭鸡肠道内的有益菌,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肉鸡代谢紊乱、肠功能性水泻增多,生长受阻:三是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导致按常规药量使用抗生素的疗效变得很差:四是加大了养殖业的用药成本,盲目加大剂量,人为造成用药成本增加。
  2.用药疗程不科学
  一般抗生素用药疗程为3~6天,在整个疗程中必须连续给予足够的剂量,以保证药物在鸡体内的有效浓度。有的养殖户,一种药物才用了2天,自认为效果不理想,又立即换成另一种药物,用了不到2天又更换了。这样做往往达不到应有的药物疗效,造成疾病难以控制。另一种情况是,使用某种药物2天产生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就不再继续投药,以致造成疾病复发,治疗失败。
  3.药物配伍不当
  合理的药物配伍能起到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但如果盲目配伍,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用药无效,重者造成肉鸡中毒死亡。如将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合用,氟哌酸与氯霉素合用,盐霉素与支原净合用等就属于严重错误的用药配伍。这是因为:①青霉素是细菌繁殖期杀菌剂,而磺胺类、四环素类药物为抑菌剂,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造成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大大下降;②氯霉素可以起拮抗氟哌酸作用:③盐霉素与支原净合用会增加盐霉素的毒性,造成中毒发生。
  4.重药物治疗轻预防
  许多人预防用药意识差,多是在肉鸡发病时才使用药物治疗,从根本上违背了“防重于治”的原则。这样带来的后果是:疾病多到了中、后期才得到治疗,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且增大了用药成本,经济效益也大幅下降。正确的方法是:要清楚地了解本地常发病、多发病的情况,制定出明确的早期预防用药程序,做到提前预防,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必要的用药成本,降低经济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