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季节
金针菇属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温为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温为3~18℃,以12~13℃生长最好。温度低于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南方栽培应在秋末冬初进行,北方应在秋季中前期进行,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培养菌丝。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好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
二、栽培配方
1.棉籽壳100公斤、小麦麸皮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2.玉米芯75公斤、小麦麸皮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粉2公斤、黄豆面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3.木屑40公斤,棉籽壳36公斤,小麦麸皮20公斤,糖、石膏、尿素和石灰各1公斤。
4.稻草或麦草50公斤,木屑22公斤,小麦麸皮25公斤,尿素、石膏、石灰各1公斤。
三、装袋、灭菌及接种
袋栽金针菇可选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袋的质量要好,厚薄均匀,能耐100~125℃高温。塑料袋规格:长35~45厘米、宽15~18厘米、厚0.4~0.6毫米。每袋装干料300~500克。
将料拌匀后,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的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料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克/瓶)可接种25~30袋。接种后及时将料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在20~25℃室温下生长40~50天即可满袋。9月中旬接种,大部分10月底发透菌丝,叫全期发菌。以后接种由于温度低,发菌半袋后便边爬料边出菇,叫做半期发菌出菇。
四、菌丝期管理
接过菌的料袋要竖立在床架或地面,若是两端接种的长袋可卧放床架,一般叠放2~3层。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5℃,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闭光培养。接种一周后应经常开通气孔通气,并翻动和倒换菌袋,以利于菌丝生长整齐一致。秋栽金针菇,在9~10月中旬接种后,气温还较高,应在早、晚开门窗通气散热,白天关闭门窗或通气孔阻止热空气进入。到11月份,当气温变凉时,白天可通气,晚上关闭保温。接种后30~35天,菌丝可长满袋。
五、出菇管理
1.催蕾:菌丝满袋后要及时搬到适温的栽培室,去掉棉花塞和套环,进行搔菌(即耙去老菌种块),再把塑料袋上端撑开成圆筒状,在袋口覆盖报纸或厚布,在覆盖物上喷水保湿。催蕾期间,栽培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0%~90%。可采用细眼喷雾器,每天上、下午各喷水1次,要注意覆盖物上不能有积水,以防破损后水流进袋内,一旦发现袋内有积水时要及时倒掉。一周后培养基上部就会出现琥珀色的水滴,有时还会形成一层白色的棉状物,这是现蕾的前兆。这时要结合上、下午喷水打开覆盖物1~2小时,现蕾后,逐渐延长通气时间,促使菇蕾大量发生。一般原基发生快的菌株8~10天就会现蕾,慢的需12~15天才能现蕾。这时覆盖物上更不能有积水,也绝对不能让水喷到菇体上。菇蕾如果碰到水,菌柄基部就会变成黄褐色至咖啡色,严重的还会烂菇。催蕾好的袋子,整个培养基表面布满整齐、白色的菇蕾。
2.出菇:
①搔菌。要及时搔菌,可用搔菌耙或钩先把老菌种扒净,再将表面菌皮轻轻划破,但是不要划得太深。搔菌的作用是增加菌丝与空气接触,以刺激菌蕾形成,并使菌蕾发育整齐。搔菌的适宜时间是在菌丝体表面出现黄水珠时。搔菌后把薄膜袋拉直,排放在床架上或地面上,及时在袋口覆盖薄膜或报纸。
②控温。温度要控制在10~12℃。如温度高于13℃,培养料表面往往会出现大量气生菌丝(白色的棉状物),影响菇蕾的形成。
③出菇期管理。当菇柄长至1~3厘米时,菇棚温度降至8~10℃,停止喷水,湿度控制在80%~85%,加大通风量,每次通气时间0.5~1小时。增加散射光强度(可用40瓦的灯照射)。在以上条件下,管理3~5天,金针菇可缓慢长成健壮一致的菇丛。
④生长期管理。生长期管理的目的是促使菌柄伸长,抑制菌盖生长。管理的措施是菇棚温度调至8~12℃,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向地面和空间喷水增加湿度,结合喷水后揭膜通风20~30分钟,以80~100勒克斯光照强度照射,诱导菇丛整齐生长、不扭曲。遇高温天气,要减少喷水,加大通风量。菇棚通气和揭膜通气不要同时进行。一般是先菇棚通气,再揭膜通气,盖膜后再喷水。以上措施一直管理到采收。
六、采收及采收后管理
当菇柄长10~15厘米、菌盖直径1厘米时,即可采收。
采收后,清理干净料面,挖去残菇和老菌皮,进行搔菌。搔菌后停止喷水3~5天进行养菌。养菌后每袋注入清水100~200克,浸1~2天,倒去多余水分。补水后暂不盖袋口,通风1~2次,使菌丝体表面稍干后,再盖膜催蕾进行第二茬商品菇的管理。约经15~20天,又可采收第二茬商品菇。 (河南 陈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