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养老”从公益中跳脱出来,既能让老人们有尊严地生活,又能令社区永续经营。奚志勇已经找到了将养老商业化的法门。
抵达上海浦东新区秀沿路2999弄,一家名为“亲和源”的养老院赫然入目,《商界》记者有些暗暗吃惊。按照人们对养老院的一贯印象,这种福利性质的场所,应该是僻静而简朴的。然而,记者眼前的亲和源养老院,分明就是一座清新的高端住宅社区。
乘坐电瓶车在社区里参观,崭新而气派的公寓大楼、水池和树木掩映而成的花园,餐厅、医院、网吧、棋牌室、书画室和游泳池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或是闲庭信步,或是上网炒股,或是泼墨挥毫。行走其间,你能明显感受到他们闲适、愉悦的心境。
——究竟是怎样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支撑起了这一切?
弃官下海
今年51岁的奚志勇是上海南汇区康桥镇本地人。从他花白的头发看得出来,他为这个养老院花了不少心血。
单从经商赚钱的角度来看,这样一块地皮直接用于普通的房地产开发,不是能赚更多的钱吗?毕竟,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暴利的房地产行业,引来了无数商人与资本乐此不疲地投身其中。
奚志勇对记者说:“经济价值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回归社会价值。”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因为很少有人经历过他这样的人生。
下海之前,奚志勇在康桥镇政府任职,负责招商引资。因为工作原因,与很多温州企业家打成一片,这其中有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红蜻蜓的钱金波、均瑶集团的王均瑶和建桥集团的周星增等。
一方面,温州企业家们那种敢闯敢拼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奚志勇;另一方面,他的能力与人品也赢得了企业家朋友们的信任,其中不少人劝他下海,加盟自己的企业。
“那些年,真的是很忙。母亲住院十几次,但我却因经常出差而难以照顾。仅仅是给钱,是无法体现做儿子的孝心的。”每思及此,奚都心生愧疚。
奚志勇曾与周星增商量,如何做一些能够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商业项目。最后,两人圈定了养老。
这个决定,还源于一位老领导的话:“我老了,绝对不会住养老机构。我考察了中国2000多家养老机构,没有一家好的。”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养老机构有4万多家,但这些机构普遍面临诸如护理人员缺乏、素质不高、环境恶劣等众多困境。
“到老了,连自己住的地方都没有。”这话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奚志勇心里。
2003年5月,奚志勇最终决定从政府辞职。几个月后,他与周星增一起,投资8000万元,开始筹划亲和源养老项目。
奚志勇下海的消息在温州企业家朋友圈中传开了。朋友们纷纷表示支持,主动要求投资入股。于是,亲和源成立不久即增资扩股,注册资金增至2个亿。朋友们出钱,奚志勇出力,出任董事长的他,持有10%的期股。
理想中的“家”
养老院究竟应该怎么做?
奚志勇曾走访过国内不少养老院,其中不乏硬件设施不错的,但仍然很少有人愿意去住。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主动跟老人们攀谈,老人们说:“在这里的环境还是不错,但说不上为什么,就是没有家的感觉。”
说到底,还是传统养老院的服务模式不能被老人们完全接受。
在传统的养老院里,老人们按床位分配,几个人共享一个房间,钥匙掌握在管理员手里,老人没有隐私可言。房间里没有厨房,食堂做什么菜,老人们就只能吃什么菜,毫无选择的余地。
事实上,住进养老机构的老人们大多都还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他们真正需要照顾只是人生的最后几年,但在此之前,他们需要的是最根本的尊严,和一个能被称之为“家”的养老地。
奚志勇组织团队与老人们深入交流,并请教了一些在人口老龄化方面很有研究的专家学者,最终得出了“家庭式养老院”的雏形——
房子不用多大,但得独门独户,钥匙还得掌握在自己手里,关上门就是自己的私密空间;房间里要有厨房,能自己想吃什么就做点什么,就像供老人们长期居住的五星级酒店套房。
2007年,占地面积200亩的亲和源养老社区竣工。除了酒店套房般的房间硬件设施之外,社区内还配备了护理医院、颐养院、健康会所、配餐中心、老年大学、图书馆、文体活动室、咖啡厅、门球场等配套设施。
在奚志勇看来,为了真正被市场认可,单纯有“家”的氛围还不够,亲和源应该做得比“家”更好。
比如,住宅楼内,防止老人滑倒的扶手环绕四壁,延伸到楼内的每一个角落;每间房间都装有应急按钮,方便老人随时寻求帮助;卧室和浴室两处为防止老年人突发意外,专门安装了红外线感应装置,便于值班人员监控老人的安全……
按奚志勇的思路,亲和源还设置了几个秘书项目:“生活秘书”,专门为老人办理各种生活事务;“健康秘书”则提供了随时随地的健康巡检、保健指导;“快乐秘书”,每天变着法子组织老人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亲和源建成后,奚志勇的父母就搬了进去。“以前,一周不回家,母亲就要打电话问我,是不是不要她了。话里话外,透着一股让人心酸的孤寂。现在,半年也不会给我打一通电话,过得滋润着呢!”
事实上,亲和源不少员工的父母也住在这里。奚志勇说:“如果连我们自己的父母都不认可,都不愿意来住,那这个事我们也不用再做了!”
新模式的争议
某投行曾问奚志勇,一贯被当作公益福利事业的养老院如何赚钱?
对于这个问题,奚志勇说他有一套多方共赢的模式——
与一般房地产销售不同,亲和源采用会员制,并设计了A卡和B卡两种形式。A卡售价50万元,可以在亲和源社区自由选择大、中、小三种户型中的一套房屋,由于A卡有效期与房屋土地的使用年限相同,且不记名,所以可以继承或转让。
B卡是记名卡,对应大、中、小三种户型,以30万~70万元不等的三种价格出售,有效期至老人生命终结,但有一个15年的界限,居住时限不到的,费用将被退还给家属,如果居住期在15年以上,超过的部分免费。
除此之外,A卡会员要按照房屋面积每年缴纳3万~7万元不等的管理费,B卡会员则无论面积大小,每年统一缴纳管理费2.3万元。
这种介于房地产与传统养老院之间的模式,甫一推出,就引来了一片质疑。
“50万元养老,到底贵不贵?”“50万元只是使用权,没有产权,这合理吗?”“交了钱办了卡,万一企业倒闭了怎么办?”……
亲和源新兴的养老模式,非但没有一炮而红,还惹来不少麻烦,甚至引起了上海市政府的关注。“最初有一段时间,三天两头有人来调查,但最终也并未发现问题。”回想那个时期,奚志勇很是感慨。
接下来的日子,让奚志勇感觉“非常苦”。
2008年春节,奚志勇的团队与已入住的会员一起吃年夜饭,实际上,那时整个社区总共才有11户人家。亲和源的第一个春节过得有些冷落。
接下来的2008年一整年,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只推出去几十张卡,连100张都不到”。2009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尽管亲和源还允许入住的老人带家属一起来,但依然不热闹。
不过,奚志勇并没有灰心:“消费者对创新的模式,总有一个理解和接受的过程。”
为了打消人们对产权的顾虑,亲和源也推出了具有产权的C卡,拿出一栋楼进行销售。这张具有产权的C卡售价与周围房产的价格持平,但高于A卡和B卡的价格。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两个东西是一样的,一个卖100多万元,一个卖50万元,到底哪个划算?”奚志勇的这个方法逐步打消了消费者对于产权的担忧。
事实上,随着亲和源养老院越来越为人所知,大家也逐渐理解了亲和源模式背后的商业逻辑——
会员卡卖的不是产权,而是服务。有钱有时间的老人们,喜欢外出旅游,与年轻人的习惯不同的是,他们更倾向于在某个旅游城市待上两三个月慢慢享受。
对比传统房地产,老人们买下一套固定的住房后,如果要外出旅游,还是只能住酒店宾馆。而亲和源已经在三亚、青岛等旅游城市陆续开出分院,凭着会员卡,老人们便可到全国各地任何一个亲和源养老院入住,享受相同规格的养老服务。
无疑,这更符合老人们享受生活的消费需求。
而对于亲和源公司来说,这更是一种具有金融杠杆性质的模式。
虽然最初的售价只有50万元,比周围的房价低30%左右,但根据奚志勇的测算公式,这个价格已经可以收回房屋建设成本。
传统房地产开发商,卖掉产权后得到的资金,可能连下一块地皮都买不到。而拿着房屋产权的亲和源,可以轻松撬动银行的贷款,以2个亿撬动6个亿,一个项目建成后,便可衍生出3个项目的资金。
当人们真正理解奚志勇设计出的这套商业模式时,亲和源已经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养老大平台
2010年12月25日,挚信资本向亲和源注资1亿元,奚志勇借助资本的力量启动了亲和源全国扩张的征程。
“以上海为例,本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315.7万人,占人口比重是22.5%。到2015年,老人总量将突破400万,比重接近30%。”奚志勇掰着指头给记者数:“中国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过而立之年,他们父母也到了65岁左右的年龄。再过5年,这批人就到了70岁,养老问题将凸显出来,这将形成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需求。”
养老涉及
吃喝拉撒睡,产业链上的环节很多,全由一己之力承担,难度很大。由此,奚志勇在亲和源的服务模式中构架起了“平台”,将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引进美国爱玛克、法国索迪斯、香港美格菲、上海曙光医院,分别提供物业、餐饮、健身、医疗服务,其中爱玛克、索迪斯位列世界五百强,是各自领域中的世界顶级品牌。
“以后甚至还会有专门提供老年旅游的旅游公司。”奚志勇对记者说,让平台上的每个参与者都能赚钱。这样一来,向外地复制就特别容易,只需派几个主管,总部团队就专注于传播和培训工作。
亲和源模式也吸引了从全国各地来考察的人。截至目前,亲和源接待过的人数达2万多人次。为了保证亲和源和谐友好的氛围,奚志勇推行了担保准入制度,新会员必须由老会员推荐才能入会,这样便可保证新进会员的家庭关系和睦、邻里关系和谐。
目前,亲和源已经销售了500多张卡,已有600多人入住。随着亲和源社区氛围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加上周围房价的上涨,亲和源的会员卡还具备了投资价值。最初,50万元的A卡,已经上涨至89万元;30万~70万元不等的B卡,则上涨至45万~88万元不等。
这样一来,会员与公司的利益真正捆绑在了一起。会员们因为价值上涨,更希望公司发展得更好,在全国各地多开养老院。
奚志勇将扩张方向分为两个部分——房地产开发与品牌管理。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亲和源采取独资、合资或全部交给其他开发商三种模式;而在品牌管理上,则全部由亲和源输出。
在海南、青岛等地,亲和源独资开发地产,派驻管理团队;而在北京、甘肃等地,亲和源则与万科等开发商签署协议,为其开发的养老社区,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
“挑战还来自于第三方。”亲和源试图打造的是一个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服务平台,在餐饮、健身等方面只提供硬件设施,具体运营和服务交给国际一流的第三方公司来做。问题是,作为一家民营的养老机构,亲和源如何才能整合好这些资源,并让这个平台有效运转?这是摆在奚志勇面前的又一大难题。
编 辑 胡 茜
E-mail:mengdanh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