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月经期 宜以“通”为主
中医认为,血脉不通则痛,除了表现出痛经之外,如果女性身上还出现有其他一些疼痛症状,多半也是气血不通所致。月经期(即月经来潮的5~7天),经血排出顺利与否,将直接关系身体日后的恢复,故此,经血必须要以“通”为主。
对许多女子来说,经期可以用四物汤来调理。因为四物汤是中医养血、补血的一个经典方剂,它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材组成,具备养肝的功效。女子经期可以将四味药各15克是加水煎煮,每天早晚空腹饮用。此外,该时期还应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肚脐、后腰和脚心,千万不要着凉,更不能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寒凝成瘀。
二、女子阴长期 宜滋补肝肾
中医师说,女子血虚,与肝肾不足有很大关系。中医强调“肝藏血”,即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如果肝不足则血量会减少,血行也会不受控制。而肾藏精,精能化血,假若是肾精不足,那么血液的化生也必然受阻。故此,女子要调理血虚,滋补肝肾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医师指出,女性每个月中滋补肝肾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结束后的7~10天,这一时期也叫“阴长期”。
该时期的生理特点为“经净后血海空虚”,所以重视滋补肝肾就能够填补经期消耗的血液。“阴长期”可以在煲汤时添加一些滋阴养血、滋补肝肾的药物,比如女贞子、桑葚子、枸杞、当归等。然而,脾胃不好、消化功能弱者,则不要多吃此类滋补药物,或者在食用时添加一些健脾开胃的药物,比如砂仁、陈皮等。
因为要为下次月经做准备,所以还有两点要讲究:首先要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暗耗阴血;其次是女性朋友在这个阶段仍然不能贪凉,如果不注意而随意吃寒凉食物,轻则引起内分泌失调及月经紊乱,重则会影响孕育。
三、女子排卵期 宜温阳活血
女性朋友在每个月中都有一天会感到自己身体微微发热,同时还伴有较多的透明、拉丝状白带绵绵而下,这就是你排卵的日子,而在这个日子的前后3~5天,即为排卵期。祖国医学认为,女性排卵期“阴转阳,阳气内动”,其意思是在月经期后,女子阴气不断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便开始转化为阳。所以该阶段应注意温阳活血,如此就能调养血虚状态,从而促进排卵。
在日常饮食上,可以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温阳活血的药物,例如荆芥、丹参、肉桂等。另外,要保持情绪稳定,不宜过于激动。排卵期的时间比较短,准备做母亲的女性可以在这两天安排性活动,同时要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这样对受孕非常有益。
四、女子阳长期 宜健脾补气
女性从排卵后至下次月经来潮前的5~7天称作“阳长期”,由于该时期女性子宫内阴血旺盛、阳气充沛,并且为受孕做好了准备,所以有些女性就是在阳气充沛的这段时间觉得精神状态等各方面机能都特别好,于是无所顾忌,常吃冷饮寒食,因而落下病根。
中医认为,女子在这个时期应以健脾补气为主,因为一方面对于想要宝宝的女性来说,受精卵能否顺利着床需要看子宫内血液是否充足,只有血液充足,子宫才温暖、养分充足,这样才利于受精卵存活,反之则为“宫寒”,非常不利于受孕:另一方面,对于一般女性而言,尽管没有受孕的需要,可是经过前面三个阶段又补又通之后,这时必须有个“管理员”把这些血液引导到正确的脉路中去,这个责任是交给脾的。所以中医强调“脾统血”,脾健则血得统摄、血有所归,不致溢出脉外。
还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女性也不宜受凉,不宜吃冷饮等温度低的食物。有些食物本身寒性大,比如梨、葡萄、山竹、西瓜等,此时也要尽量少吃。平常可以多喝一些淮山药粥,以健脾、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