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栽培用“芦头”产量高/提高枣树嫁接成活率的小技巧

2011-12-29 00:00:00
农村百事通 2011年3期


  丹参栽培用“芦头”产量高
  
  人工栽培的大宗常用中药材丹参,传统栽培是用创收的鲜根段直接做种根,因根段的萌发芽眼位置不同,栽培后出苗时间差别较大,有的出苗后已长高20厘米了,而有的才刚刚出芽,并且病虫害发生严重,抗旱能力差,产量低而且不稳。山东省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2003年用“芦头”做种苗,通过大面积栽培实验对比,用“芦头”做种苗栽培的丹参单株,发根早、发根多,原有根和新发根膨大时间早,根条粗,苗匀、苗壮,根条顺直,病虫害少,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干品450公斤,比用根段栽培的增产61.5%。为了获得更多做种苗的“芦头”用于大面积生产,生产上常采取有性繁殖,通过6个月至一年的生长,培育出符合做种用的大量丹参苗,晚秋或早春移栽时,刨出种苗,去除“芦头”以上的茎叶,再剪去下面的部分细根。即可获得大量优质丹参“芦头”种苗。
  
  提高枣树嫁接成活率的小技巧
  
  枣树嫁接比一般果树成活率要低,如果嫁接前接穗用植物激素进行处理,则可大大提高枣树嫁接的成活率。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蜡封好的接穗,从下端剪去0.5~1厘米备用。其次,用200~300毫克萘乙酸兑水1公斤配成溶液。第三,将处理好的接穗放入配制好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8-10个小时即可,枣树接穗经这样处理能够促进形成层的活动,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枣树嫁接的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