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补气固表、解毒排脓、利水退肿之功效。临床主治表虚自汗和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痈疽不溃或溃不收敛,以及一切元气不足等症。黄芪主产于山西、内蒙、河北、黑龙江、吉林、甘肃、陕西、山东等地。667平方米(1亩)产量在5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为每公斤15元左右,667平方米产值约为7500元。生产周期2-3年。
一、市场前景
黄芪属于我国40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年需求量在万吨以上,是国内外中药材市场和食品市场的重要商品。主要化学成分有膜英黄芪含香豆精、黄酮类化合物、皂苷、微量叶酸、胆碱、甜菜碱和氨基酸及其他成分,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黄芪已由原来的单独药用演变成现在的药、食两用。在我国尤其是在南方部分城市的超市,都可以看到有黄芪保健制品销售。
,
2006-2008年,我国黄芪市场行情始终在5~7元/公斤的低价位运行,药农收益甚微,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从而导致生产量的严重萎缩。随着库存量的减少,市场行情也随之上扬。目前价格已逐渐上涨,高者可达到18-20元/公斤,因此。发展黄芪生产适逢其时。
二、效益分析
投资(以种植面积667平方米为例):化肥150元、农药10元、种子240元、机耕50元、人工150元,合计600元。
收入(按目前市场行情计算):产量400-500公斤,按15元/公斤销售价格计算,收入为6000-7500元。
三、投资建议
种植黄芪的技术性较高,市场波动也较大。若是农户小面积种植,最好先与有关方面联系好销路后再进行种植:若是发展规模生产,对于种植相关的各个环节最好咨询有关专家。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应e4fce11c8fb0b59c31d6ea817ef65eb1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便获得较高的效益。
四、栽培要点
1.选地。黄芪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但怕积水、怕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好。
2.整地与施肥。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667平方米施土杂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做畦,待播种。
3.播种。黄芪用种子繁殖。播种期分冬播和春播,冬播在封冻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后。冬播出苗齐而早,生长旺盛。播种时,用耧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浅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耙平。使土盖没种子。为节约用种,也可点播,按株行距30厘米×10厘米点播在整好的畦面上。667平方米播种量为2-3公斤。
4.田间管理。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若规模种植,应于齐苗前用药田除草剂处理土壤,这样可有效防除各种杂草。干旱天气注意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立秋前后应追肥一次,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黄芪现蕾后,若不留种,应割去上部花蕾,以集中养分于地下根茎生长。
5.收获与加工。一般于播后第二年的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进行采挖。采挖前,先割去地上茎叶,再刨出地下根茎,去净泥土,晒干后即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