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画面上展示的这款便当是一位母亲做给她儿子的午饭。每天这位妈妈都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想象力,为孩子们亲手做各种卡通形象的可爱便当,并因此在日本成了名人。
日本与我国国情不同,中国的妈妈们没有时间也不需要天天为孩子准备这种“奢侈”的美妙食物。可您不妨在周末亲手为孩子准备一顿这样的大餐,让孩子在食物中感受到妈妈的爱,说不定还能因此纠正孩子挑食的毛病。其实,与孩子们的交流不一定要用语言,生活处处都是我们表达的舞台。
可爱便当文化的发展
日本的“可爱便当”来源于一位母亲的创意。她为了和进入青春期,不再与自己聊天的儿子进行交流,开始做这种便当。
很快“CHARA ?BEN”在妈妈之间形成风潮,之后居然从一种社会现象定型为一种文化。
代之而来的副产品铺天盖地,厂家争相开发相关食品器具,出版社新刊年年大卖,电视杂志报纸也不放过机会介绍,各个动漫企业和电影宣传都在打它主意。
用艺术便当与孩子交流
我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知道可爱便当的,第一个感想就是做这个妈妈的孩子真幸福,因为你能看到妈妈的用心。
我开始做便当是为了看孩子们的笑脸,每到年节,就会做给他们。
然后也是很偶然地拿奖上杂志,因为图片传出去就不管了,有时得了奖都不知道直到儿子去年四月开始带便当上幼稚园,我的“CHARA ?BEN”才真正找到它的定位。
孩子们不在身边的时间,我通过便当保持着和他们的联系。每天早饭前给他们看一眼做好的便当,到幼儿园后他们都会兴奋地对老师耳语,告诉老师今天带了什么便当,还连带跟老师说一些“秘话”。
后来才知道,儿子的便当是每次都被中班和大班的老师拍照的。
如今的可爱便当已经被称为“艺术”。不仅日本,欧美,亚洲一些国家都有图书或专题介绍。
孩子的食育同样重要
在日本,除了“德智体”三育外,还讲求“食育”,四育并进。
1.享受吃饭的时间:?注重亲子间的交流,着意美味的品尝,为孩子制造快乐经验。
2.注重季节性食品:通过食用,记忆季节性蔬菜果实,了解自然的生息。
3.认识物质从眼,鼻,口开始:香喷喷的饭菜为第一任教师。
4.妈妈的味道:?无论手艺如何,没有任何食品能敌过妈妈亲手给孩子制造的爱。
5.料理的魔法:让孩子们透过简单的参与,了解烹饪前后的食品变化。
用食物向孩子传递审美
被孩子们喜爱的卡通,自有它成功的秘诀,从故事内容到推展节奏,更重要的还有形象和色彩的定位。开始做便当时才能发现和认识到它们的精彩,
给孩子们做便当的过程,也是我自身对动漫形象的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以前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还通过可爱便当,向孩子们传递着我对色彩,造型和构成的一些理解。
草莓饭
材料:白米饭3杯,草莓适量(多则色浓,少则色淡),盐少许
做法:白米滔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草莓洗净去蒂,放入锅中,加少许盐,煮饭。
粉色花饭团
做法:将草莓饭盛出一小碗,分成两份。取一份用保鲜膜包裹团成五个小饭团,聚合在一起中间放上香肠花心。
小猴子
材料:芝士片,海苔,黄金炸肉饼
做法:芝士片用牙签划切出如图形状。海苔剪成3个圆和两个“J”型,参考图片贴在切好的芝士片上,然后摆在黄金炸肉饼上。装盒方法:先装好主食和带有卡通形象的主菜,然后用盛杯装好其他菜肴(盛杯既可保持形状,又可以防止菜肴漏汁串味)放上花卷和西兰花补充空隙,可保持便当在晃动时不变形,最后加香肠花等点缀。
温馨小提示:装便当前,沾醋水,将干净的饭盒擦拭一遍,可以保持长时间杀菌。
叶霖(neinei)
鲁迅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毕业,1991年赴日本就读于千叶工业大学设计科学研究室。1993年起任日本企业企画宣传部企画设计师。2005年以双胞胎超、越诞生为契机,在日本幼儿教育杂志上开始了育儿绘画连载专栏,同时着眼于研究幼儿食育和进行可爱便当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