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洛阳“性奴”案震惊全国,许多人感到很奇怪,这些女性完全有机会、有能力依靠集体的力量反抗、逃脱,但是,竟然还有人帮凶手杀害同屋居住的姐妹,并且彼此间产生了嫉妒。案件告破后,她们竟为嫌犯李浩求起了情……这种情况,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者斯德哥尔摩效应。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
这个命名来源于在斯德哥尔摩发生的真实案例。1973年8月23日,两名劫匪闯进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扣押6名职员作人质。一星期后,人质获救,奇怪的是,人质反而闷闷不乐,对警察表现出明显敌意;更出人意料的是,其中一名人质竟爱上绑匪,跑到监狱要与他私订终身,另一人则四处筹钱,请律师为绑匪开脱罪责。专家调查后认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心理疾病,缘自患者与绑架者共同生活,对其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感,也可称为“人质情结”。
斯德哥尔摩效应并不是只要发生人质绑架等事件就会发生,它的出现有一定条件,在突发事件中,下列四个客观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效应: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会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当然,人质的人格特征也不能忽视。研究显示,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换句话讲,就是具有依赖性人格特质的人遇到类似状况,更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效应。
洛阳“性奴”案中,被绑架的女性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她们随时面临犯罪嫌疑人李浩的恐吓,生命受到威胁;在被困地窖的过程中,李浩会对“听话”的女子带出去卖淫,卖淫对这几位女性性工作者而言并无压力,反而属于小恩小惠的性质,因为被囚禁许久的她们渴望能够与外界交流;在整个囚禁的过程中,她们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即使是卖淫,也是在被囚禁很久和李浩的严格看管下,她们无法得到外界的讯息,尤其是亲戚朋友的讯息;最后,在被困伊始,她们应该会有逃跑的想法,但经过长久的囚禁而得不到丝毫外界的救援信息后,她们慢慢倾向于认为,脱逃是肯定不可能的,而李浩当过兵的经历可能更强化了她们的这种意识。
客观上产生斯德哥尔摩效应的条件都具备了,而这几位女性性工作者的身份,往往让她们产生自卑感,不接纳自己,从而也导致出现依赖性人格的改变,如果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导致她们有依赖性人格特质甚至障碍,那么就更加容易导致她们在面临这种困境的时候,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李浩将一名“不听话”的女子活活打死,并掩埋在女孩们居住的“房间”角落里,这种行为客观上让其他女性产生极大的恐惧感,因为她们意识到,李浩随时可能会杀死她们,内心里也慢慢倾向认同把自己的生命权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她们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都会觉得是李浩对她们的宽忍和慈悲。为了讨好他,自然也就会争风吃醋,甚至出现协助李浩杀人的行为。
所以,从心理的角度来讲,这时候,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增强她们的安全感,比如在心理医生的介入下,让家人见面给予支持;保护她们的隐私;政府相关机构给予她们一些支持,将她们的卖淫行为与这件事情进行切割,尽量避免惩罚她们以前的卖淫行为;心理医生给予专业的辅导等等。如此才能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