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鉴“性取向”

2011-12-29 00:00:00吴志林晋
大众健康 2011年11期


  龙阳之好、分桃之恋、断袖之癖……同性恋现象,自古有之。对于想要做男人的女人,或者想要做女人的男人,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哪些同性恋者需要接受治疗?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护师李琦做了相关解读——
  
  后天成长是主因
  
  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同性恋人口统计,只有研究报告或抽样的调查供作参考,可能占到人数的2%左右。除此之外,由于“同性恋”的定义不同,各种调查结果也会差别很大。
  一般说,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出于好奇、被迫等原因,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同性恋。
  同性恋与后天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包括所受教育、环境当中不良事件的刺激。有学者更多将同性恋归因于儿童时期的压力,缺乏父爱或者母爱,出现同性恋的概率较完整家庭要高很多;有的孩童因曾遭受同性暴力而蒙受心里阴影,从而改变了性取向。
  还有的认为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个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更易于发展成同性恋细胞;胎儿的大脑受何种性激素的影响,决定了个体细胞未来的性取向,如女性胎儿如果受到睾丸激素的影响,女性胎儿大脑也会雄性化。
  
  同性恋情很受伤
  
  同性恋伙伴,从年龄上分析,喜欢比自已年龄大的同性恋,大得很多就是心理学上的恋父情结,希望有一种安全保护;第二如果是同龄人,喜欢一个年龄相当的,外貌也比较好的,属于很帅的那种,在一起是一种互相的“激励”性接触;还有就是喜欢比自己小的,小5、6岁,7、8岁的就是恋童的,需要寻求一种安全感。
  实际上,同性恋情感很受伤,较少能长期维持配偶关系。也有不少同性恋者情绪比较稳定,能够正常地生活,感到很愉快。但是在同性恋中,抑郁情绪、心身疾病以及自杀都比一般人群为高,可能是社会压力大,加上年龄大后,以后感到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受到排斥,因为同性对象喜欢年轻,喜欢肉体上的吸引力。较特殊的是,大多数女性同性恋都能保持“亲密配偶”关系,较少从事偶然的性接触,精神疾病也较少见。
  
  不要自鉴“性取向”
  
  如果出现同性恋倾向,不要随便翻一些书,或者进一些网站做测试,否则会对自已产生误导。这时,应当到正规心理治疗机构,通过一些意向对话,或者尝试做催眠,真正意义上认识自己的性别取向,而不是随意给自己贴一个标签说“我自己是同性恋”。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人根本就不是同性恋。在一些年轻人比较多的地方,作为一种时尚,同性恋非常时髦、很前卫,容易出现公开化的模仿现象。如前几年“超女”盛行时,有很多炒作,推崇女孩中性化形象,许多女学生受到感染,并纷纷模仿。一些初中和高中女生,以发型和衣着中性化或者男性化为荣;演艺界常有一些影星涉及同性恋传闻,不少崇拜这些明星的学生无所顾忌地去模仿。
  就境遇性(偶然性)同性恋来说,就是其生活环境中长期没有异性存在,在性饥渴的驱使下,同性之间相互取悦,以达到性的满足。这其实是一种性指向障碍,简单的说就是心理障碍,一种疾病。
  青少年可塑性较强,出现这一倾向应及早治疗,而到了成人就形成定势,再治疗难度会增加不少。如果曾有异性恋行为与幻想的历史,那么改变成功的可能较大。
  
  给一杯心灵鸡汤
  
  和异性恋一样,同性恋属于人类正常恋爱的类型之一。许多国家在几十年前,就不把同性恋看作是一种病态心理了。目前,根据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同性恋也不再被认为是精神病病人。总体来说,同性恋和异性恋群体无异,并无规律可循。但同性恋又有一些共性,他们的才智平均值均较高,其中有些人相当高。
  即然是正常人,同性恋者当然不存在治疗的必要。如果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本人又没有心理冲突,觉得只有同性恋人自己可以接受,那就面对现实,不必改变性倾向,逐渐让自已、家庭、社会等接受。
  但是,同性恋中间有部分人发生了性心理障碍,可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学服务。如焦虑、抑郁,甚至痛苦时,设法克服患者内心的同性恐怖,使他仍能保持同性恋关系。
  如果,同性恋者希望改变性取向,需要1~2疗程治疗,每个疗程3个月,每周2小时,先建立正常性别认知,再开始行为诱导,学习异性恋者的性觉醒、性刺激和性行为,重建新的性生理反应模式。此外,还可以尝试“缺失补救”,例如有的同性恋女孩缺乏父爱,就设法让父亲与其交流来弥补感情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