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见晴天

2011-12-29 00:00:00尹连荣
大众健康 2011年12期


  “灵药千般难得救,金针一拨日当空”,这是前人对针拨术治疗白内障的描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也日臻完善。从最早的“金针拨障”到后来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发展到今天最常采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无论手术技巧、手术仪器还是手术效率及效果均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时间短(一般7分钟左右都能完成)、切口小不缝合、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已经成为成熟的眼科手术,视力为0.5以下的成熟期或未熟期白内障均为手术适应症。
  
  肖女士酷爱书法,半年内双眼先后出现单眼复视,不能进行书法写作,心里很是着急,到几家眼镜店配镜均不能解决,今年8月来到我院门诊。检查双眼视力:右眼 视力0.25,120度轴位存在75度近视散光,最佳矫正视力0.3;左眼 视力0.3,80度轴位存在50度近视散光,最佳矫正视力0.4; 33cm映光双眼正位;晶状体不均混浊(右眼NC2C5P2,左眼NC2C5P1),双眼眼底未见异常。
  诊断:双眼老年性白内障(皮质性)。目前肖女士出现单眼复视的原因是由于晶状体皮质纤维形态学变化引起屈光指数的改变;由于晶状体混浊的不规则性和发生次序的不一致性,引起屈光状态的紊乱,从而产生单眼复视。
  鉴于这些结果,肖女士目前单眼复视是晶体源性的,配镜不能解决,可通过白内障手术解决问题。
  肖女士很疑惑:“一直以为白内障长老了、看不见了才能做,像我这样的视力还能做吗?”
  医生的解释是:“以往白内障手术之所以要求成熟些再做,是因为那时是通过大切口将整个混浊的晶状体娩出,所以成熟的白内障相对容易操作;而目前的白内障手术是通过超声动力将混浊的晶状体核块打碎、乳化,再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吸出,所以成熟的白内障反而需要更多的超声能量和时间才能够完成手术,对眼内结构尤其角膜内皮的损伤也更大,因此未成熟白内障相对眼内损失及手术并发症更少,术后效果更好。”
  肖女士理解了超声乳化手术的机理后,问道:“听说手术还要往眼睛里装一枚镜子,我应该装什么样的呢?”。
  医生说:“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完整白内障手术的画龙点睛之笔,术后视力好坏,除与手术本身有关外,还与人工晶体的种类和质量有关。随着人工晶体技术和生物材料的不断完善,同以前的人工晶体相比,现代人工晶体具有更多的临床优势。人工晶体除了有非折叠的硬晶体外更多的是可折叠的软晶体,使得超声乳化手术切口从6mm减小到3mm,甚至更小。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散光更小。折叠晶体又存在多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体之分,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一般可以解决远中近距离视物的需要,而单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只能解决看远或看近的需要。”由于肖女士喜欢近距离工作,所以,医生建议其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这样可以解决远中近距离视物的需要。
  手术前,医生为其进行系统的全身及眼部检查,如血压控制至平稳正常,血糖空腹8m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