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类实验技能示范中心的建设为例,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在经管类实验室建设方面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关键词: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发展思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国家也提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着重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要求。我院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类实验技能示范中心,按照“实验体系层次化、实验资源共享化、实验资料真实化、实验环境场景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实验管理规范化”的指导思想来建设实验中心。
1.经管类实验教学的定位及规划
近几年来,经过一些大学的积极探索和倡导,把实验引入经管类专业教学,在我国高校逐步形成共识。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需要,既具有开拓、创新和创业精神和竞争、合作意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经管人才,实验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与理论教学、企业实习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实验设计体系化,实验资源共享化,实验资料真实化,实验环境场景化,资金软件来源多元化,实验管理规范化”的思想指导下,我校制定了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的发展规划,规划要求,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应达到以下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与管理队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资源共享开放为基础,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将经济管理类专业技能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功能配置合理,环境整洁高雅,实验教学条件一流的全方位开放式,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有特色、有强项、门类齐全,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
借助于学校的学科背景和办学的经验,特别是多年来在经管类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实践体会,我校系统总结并提出了经管类学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创6qOVlL6Cjr2ZQ5PJcvp9eQ==新实践能力为主线,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既注意与专业结合,又强调多学科交叉渗透,实现实验体系的优化整合。”这一思路得到了各级领导与同行的充分肯定。
3.中心组织架构
中心属于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实行主任负责制。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中心在对经济学科的实验教学及科研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后,根据实验性质的异同将原有资源重新整合,加大经费投入,合理调整实验用房与人员分配,与学校共建实验室。中心根据经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特点,有效地整合和开发资源,注重学生不同层次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同学科的特点,从功能划分的角度将实验中心划分为功能齐全的六大综合性实验室:金融市场综合模拟实验室、国际商务实验室、财会信息技术与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ERP&DRP实验室、经济计量学实验室、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此外,还有中心控制室、实验教学研究室、远程会议系统、语音室及研究生实验教学基地等。中心将各种实验需求通盘考虑,统筹实验室建设资金,统一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优化各种实验室资源配置,统一协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上列各专业功能实验室并不分属于学院相应的系或者专业,每个专业在不同的教学实践阶段使用相应的功能实验室,从而在整个教学实践环节的组合中使用这些实验室的功能,以达到完成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日的。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将在电子商务实验室学习Internet和电子交易的知识,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实践掌握本专业的大部分理论和技能,在金融(证卷)实验室了解网络银行和网上支付的原理和系统。由此,该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完成本专业领域涉及的所有教学实践的学习和训练。
4.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构建崭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形成认知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转移、学用结合等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工作和学习作风及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按经济与管理学科大类平台构建的实验教学体系,体现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平行、渗透及互补的特点。在实验体系的设计上分为五个层次。
(1)基础实验平台。这部分实验主要分计算机技术基础大类和专业基础大类。经管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紧密结合学生的主修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内容,特别注意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比如跨平台的操作能力、设计开发能力等)和素质结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几个方面的均衡发展。经济管理类学生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实验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和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结合具体的专业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要求,实验中心设计了相应的模块。专业基础大类实验主要在大专业、大学科的背景下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如会计学实验、统计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等,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为专业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2)课程单元实验平台。这类实验针对专业课程中的某一单元或章节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少,综合性体现也较弱,但它可强化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并为后续的综合实验打下必要的基础。实验中心现已开设了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营销学、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财务会计、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原理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实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系统模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近20门课程的实验项目。
(3)课程综合实验平台。这类实验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全部或主要内容设计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如会计电算化实验、EDI模拟实验、统计技术实验、电子商务实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销售系统实验、期货投资分析实验。
(4)专业综合实验平台。这类实验在设计时将多门甚至全部专业课内容组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综合性最强的一种实验形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经济与管理模拟实验、电子商务大型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型实验、沙盘决策模拟实验、ERP实验、会计模拟实验。
(5)创新(创业)实验平台。这类实验具有研究、开发和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经理人经营决策实战演练实验、网站总体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创业设计等实验。
5.建设发展思路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国内外大学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深化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开展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新一轮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形成一流的建设水平、一流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方法、一流的实验技术与管理队伍、一流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莉萍.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初探.[J]改革与开发,2010,(12):162-163.
[2]骆旭林,李梅,包国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研究[J].当代经济,2007,(11下):132-133.
[3]万福,段杨.我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建设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5,(4):41-44.
[4]邓建高.高校经管类实验中心建设及其功能的深度挖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