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英语后进生转化之策略

2011-12-29 00:00:00郁恩亮
考试周刊 2011年43期


  摘 要: 农村中学英语后进生转化工作非常重要,站在教师角度,应该以情感转化为前提,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进步,以尽快促进他们英语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英语后进生 转化策略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1]这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每个英语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存在很多后进生,他们一般表现为英语成绩较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英语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在农村中学更为严重。[2]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一线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中学英语学习后进生尽快转化是当前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重要责任。
  一、 “感化”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
  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真诚的爱和由衷的尊重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后进生往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又有其特殊性,学好这门学科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加上大量的操练。这就如同游泳一样,光在岸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不下水练习是不可能学精的。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其中是决定英语学习成败与否的关键。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你,才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而在当今课堂上,英语后进生大都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连遭失败,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这些学生在班里常常受到歧视,在家中也受到家长的训斥,甚至有些老师也认定他们是班级中的“包袱”而冷落他们。这些负面的因素给后进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他们只有破罐子破摔,产生绝望的学习英语的心理,直至放弃。[3]一般来讲,这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英语教师要尽量避免出言不逊,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脆弱的自尊心,让学生在老师的感化下唤回学习的动Vm3E5+3ierW7j2LKL7a5Vx0ns+13O+AbFsCMWduhHuo=力。
  二、转变教学形式是转化后进生的保障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实践为提高的基石。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学习如何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然而,以教师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只得做课堂上的听众,甚至成为“听奴”。死记硬背是英语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后进生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听不懂的时候很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甚至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如果这时我们还用一些枯燥乏味、陈旧的方式教学,只会扩大后进生的队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卡片、头饰、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把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中,并根据需要给教学内容配上音乐、动作。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会唤起后进生的学习热情,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后进生转化的动力
  改进课堂教学是转化后进生的主要措施。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让学生热爱英语,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由于长期的失败和挫折的经验使后进生产生了严重的畏难,甚至厌学的情绪。他们总认为自己不行,致使大脑潜能长期被埋没。针对他们,教师应端正他们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