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主要强调分析了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肢体语言 重要性
一、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不同类型
人们即使在不用语言交流的时候仍然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传递信息,这就称为“非口头信息交流”。非口头信息交流和书面方式与口头方式一样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而肢体语言就是非口头信息交流的其中一种,它主要包括身体活动与手势两大部分。如果你想和对方交流顺畅,沟通良好,那么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这一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和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密切关系,通常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肢体语言分为以下几类。
眼神交流是肢体语言中最好的方式之一,在日常交流中分为直接和间接、长时间和短时间。在教学中,眼神交流在传递课堂信息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眼神交流能使双方感觉更加自在舒服,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生动有效。在教学中应注意眼神交流的几个方面。
1)眼睛的闪烁频率。眼睛的闪烁能反映出在某个方面的关注程度。眼睛闪烁越快就表明主体越不专心,当人在撒谎或是考试作弊的时候,眼睛的闪烁频率可以相应地帮助教师来分辨学生的状态。
2)眼睛对眼睛的交流,在教学中,眼睛对眼睛的交流是最常用的。而学生若反映出与教师避免进行眼对眼的交流则说明学生缺乏自信或是在撒谎之类。但若是长时间的眼对眼交流也意味着对教师的挑衅或是不礼貌。
脸部是人们注意到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脸部表情我们能察觉出他的大致情绪。当我们遇见我们喜欢的人时,脸部的小表情例如眉毛的挑动就会下意识地出现;而初次见面微笑这一面部表情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当然微笑还可以帮助人们冷静下来或是更轻松。
手势的运用是肢体语言中另一种表达态度和情感的方式。手掌摊开表达一种真诚和心胸开阔。手指的交叉被视作是权威的表示,或是在谈判协商的时候被视为是考虑提案的一种表示。手指的敲打动作则是不耐烦的情绪的表达。
在教学中,肢体语言的另一种重要类型就是语调的变化。简单而言,语调主要反映在教师的升调和降调上。当教师在传递不同信息的时候,运用语调的变化来进行表达是很好的工具。同样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则有不同的解释,给学生也会传递不同的感受。因此,根据课堂内容教师来注意语调的变化对信息传递的丰富性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若将语调的变化与面部表情及手势结合在一起的话,课堂内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二、英语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的意义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之一,只要是课堂教学就会涉及教师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校效率。肢体语言就是教师课用到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可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肢体语言并与教学语言相结合来组织教学活动。肢体语言的使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教学观点和想法,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能理解得更加透彻。其次,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师上课的热情,因此减轻学生课后的懈怠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反应和课堂行为总是无法精确预测的,所以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掌握上方法应该更加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肢体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工具。活跃丰富的肢体语言能够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相处更为自在,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肢体语言的运用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它就像哑语一样,但是如果将它与英语单词、短语、句子或是段落相联系时,肢体语言就蕴含着丰富的含义进而立即生动起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肢体语言的正确运用可以刺激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
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是教育的核心。肢体语言能够提高教师在英语教学上的教学质量。大多数的学生更享受英语教学的活跃氛围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因为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么活跃轻松的学习环境就比教师教学本身更为重要。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愿意与老师合作,教学互长,而学生也认为教师的肢体语言更能够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记忆掌握教学内容。
肢体语言的运用也使得教学材料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当老师在课堂上说“She is in a very big room.”(她在一个大教室里)的时候,老师通过舒展手臂来展现空间的宽度这一肢体语言就非常形象。学生也会因此对这个英语句子的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老师在讲解一些英语新单词和短语的时候。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它有着强烈的既形象又传递信息的特点,使抽象变得具体。简而言之,英语不同于其它科目,它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氛围来鼓励学生学习这一外语。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通过肢体语言可发挥得更为充分,为了鼓励学生养成英语思考的习惯,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结合肢体语言来尽可能用英语交流,特别是在单词短语的讲解上。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才能创造出更为和谐的学习氛围。另外,适当的肢体语言也可以反映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上的个人魅力,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肢体语言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英语课堂的视听教学中。最后,生动的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的同时更能发挥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蓉.英语课堂的肢体语言使用方法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3).
[2]邹萌,夏船.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7).
[3]朱红艳.浅谈肢体语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读与写,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