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图表题的概念、主要类型、特点及其在高考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答题难的实际,采取应对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图表题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关键词: 生物图表题 解题能力 解题技巧 教学策略
试题信息的图表化是目前生物高考的显著特征。我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发现图像图表信息题占有显著位置,尤其是在近几年上海、广东和全国高考理综卷(生物部分)中,增大了实验设计、图表分析试题的比例。要提高生物学科高考成绩,就必须尽可能提高学生生物图表题的得分率,必须对生物图表题的类型及特点进行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复习教学的策略。
一、生物图表题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凡是含有图或表或要求绘图的生物试题,统称为生物图表题。
1.按其概念可将其划分为识图题和绘图题。前者的主要特点是题中含有已知图表,主要有生理功能图解、遗传图解、进化图解、生态图解、实验图解、直方形图解、曲线图解和综合图解等,或是表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某一些生物学现象、过程或规律的表格、直方图、二维坐标图等。要解答此类题,必须在分析文字的基础上再认真识图、析图,从图中找出与解题有关的信息。后者主要是指根据题意和题目要求进行绘图的题。绘图题只出现在简答题中,而不会出现在选择题中。
2.按图表题中图表出现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1)表格题:指含表格的生物试题。主要有数据表格、过程表格、结果表格、材料表格,等等。(2)图像或图解题:指含有形态、生理、功能的图像题或含生物图解的题。(3)图表综合题:指一道试题中同时含有图解、图像和表格的综合类试题。主要有一图一表综合题、二图一表综合题、一图二表综合题、二图二表综合题等形式。(4)设计表格或绘图题:指含有要求设计表格或是含有要求绘图的试题。
二、生物图表题的特点及在高考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
1.生物图表题的特点。
(1)信息呈现形式与非图表题不同,除了文字信息外,更重要的是还有图表信息,考生要想解答出此类题,除了认真分析文字部分,获取全面的文字信息外,还必须会解读图表,即会识图、析图,能迅速从图表中获取与解题有关的信息。
(2)能为双基的考查创设新情境。即能通过各种图表创设新的情境、提供新的题材。这主要是因为图表题中的图表有以下四大特点。
①图表与文字相比,图表有新颖、形象、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
②图表能将很多已知条件隐藏在其中。
③以图表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生理过程和功能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想顺利解答出问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推断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判断总结能力等。
④考查的知识呈递进关系,即试题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个问题的条件或关键所在。
基于以上特点,生物图表题越来越受高考出题人的青睐,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
2.生物图表题在高考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
生物图表题在理综高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我国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重视在基础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诸多能力,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以及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考查。
(2)试题信息的图表化是目前生物高考的显著特征。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生物图表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使一些自信心不足或对生物图表题没有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学生,一看心里就发憷,得不到高分,从而被淘汰,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高校选拔人才。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还是从提高生物学科高考成绩方面来讲,都有必要而且必须将生物图表题作为一项专题或一种类型来抓,最好是把指导学生识图和绘图的方法和提高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
三、教学过程中对生物图表题的应对策略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图表题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必须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生物图表题创设了知识的新情境,再加上许多学生屡做屡次得分率不高,就使得他们一看到图表题,心里就烦躁不安,感觉无从下手,甚至有些不知所措。针对学生这种解题的心理障碍和解题信心严重不足的特殊心理,一方面,教师应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其实图表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信心不足,只要师生联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平时应对学生加强图表题训练,和学生一起多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树立自信,相信自我。
2.夯实双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同一幅图表,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很快挖掘出图中的信息和所涉及的知识点,而有的学生无论怎么看都感觉无从下手呢?仔细考查他们的相关基础知识,就会发现两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储备量、熟练程度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相差太大。后者看不懂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储备太少。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必须从双基抓起,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因为纵然图表题材料千变万化,但其所考的知识点还在书本中。高考题大多是高起点、低落点。因此,在平时的教和学过程中,师生都应该把书本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不仅仅要注意正确理解和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本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想方设法把课本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问题化。
3.加强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
提高学生识图、绘图的方法和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必须把培养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渗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把课本知识图表化。其实课本中的许多知识点都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图或表来表达和总结。第二,把图表信息知识点化。在教学中有时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表等材料为主题,发动学生围绕该图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①适时适当地把相近相关的生物图与图解衔接并联起来,以图表的形式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例如以一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植物细胞简图为材料,通过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如在黑暗环境中,或是当呼吸作用强度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光合作用强度时)环境中二氧化碳、氧气含量的变化和细胞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把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及能量代谢等知识串联起来。②适时适当地把有关联的生物图和图解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做到求同求异。如把蓝藻、细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图画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把动物与高等植物的有丝分裂图画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把动物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画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等等。③充分发挥师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加图与图解中的知识容量。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池塘生态系统简图,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自动调节能力,以及不同类型的水污染所导致的不同后果,等等。如果坚持这样做,不仅可以夯实双基,构建合理知识结构,而且可以把识图、析图的能力渗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剖析图表的良好习惯。
这是解图表题的关键。审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从题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
首先,要静下心来通读图表题的文字部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限制字词,比如几个还是几对,最多还是最少,正确还是错误,等等,要学会辨别试题的指向,分析有效信息、干扰信息、无关信息,找出隐含条件。审题时切忌烦躁不安、心不在焉、心烦意乱等,否则容易导致审题不清或获取信息不全。
其次,要认真剖析图表。这是解题的关键和核心。如何分析图表?分析图表中的哪些内容,则要因图表的不同类型而作出不同内容的剖析。
(1)对于常见的结构生理图,如动、植物、细菌、病毒等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等等,一定要分析清是什么细胞,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哪一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数量,着丝点数,DNA数,等等。
(2)对于常见的坐标曲线图,一定要强调“三看”识图法:一看坐标轴,明确变量;二看曲线变化趋势,如上升、下降、保持稳定、先上升后下降;三看关键点,如起点、终点,与横轴和纵轴的交点,两条曲线的相交点,曲线的顶点、转折点、最低点,等等。
(3)对于常见的表格图,首先要分析清表格中的行和列反映了哪几种因素,以及这几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如果是数据表格,则一要看清数据的变化规律,二L5HghZbnYfphY92aCfppiA==要注意特殊数据,如最多、最少、平均、总和等;如果是过程表格,则要弄清整个过程的操作,理清开始和结束时的条件和情景变化,特别要注意关键性的过程和步骤;如果是结果表格,则要分析清楚结果产生的原因;如果是材料表格,则要看清和看懂材料。
(4)对于常见的图解类型,如遗传图解、生态图解、进化图解等,则要分析清楚图解中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几个,分别是什么,尽量把每一步都搞清楚。但有时也并非如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对于图表综合题的剖析,关键是挖掘图表之间的统一性、相关性和差异性。一是要根据上述的要求分别理清图表各自的含义,二是要回忆相关的知识点和内容,三要理清图解和表格之间的关系,如表格是表示图的哪一部分?图又表示了表格的何种规律?
最后,综合图文两部分,找出其中的陷阱。陷阱往往是命题人故意设置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能力。所以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细心,在读懂和明确题意后,一定要进一步明确题目中哪几个地方设置了陷阱。
5.加强训练,熟悉典型题型。
合理的限时训练是提高生物解题能力的关键一环。规定时间、规定题量,不看书、不查答案,像高考一样进行限时训练,之后让学生对照答案自我分析,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样才能真正暴露问题,收到实效。在题型的选择上应注意把握两个原则:一是题型训练要全;二是题目要面向中低档题。
6.注意强调答题的规范化。
不少学生在平时的考试和训练中,题目看懂了,也理解透了,但总感觉“有口说不出”,写出的答案不能得满分,这主要是因为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准确造成的。那么,在学科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如何使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接近或一致呢?我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常犯的错误,总结出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或加强。首先要明确问题,抓住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句,例如“依次”“先后”“等量”“适量”等,切忌答非所问;其次要学会用生物学术语作答,尽可能地做到规范、准确、严密和完整;最后不要先看答案,而是将自己写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做对比分析,找出自己答案不准确、不规范的原因和以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总之,针对各种生物图表题在高考中的考势趋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图表题的解题技能的培养,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能普遍掌握解析生物图表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和步骤,摸索总结解题经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在巧字上下工夫,在精字上做文章,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