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12-29 00:00:00任松华
考试周刊 2011年57期


  摘 要: 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而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毕业生在会计岗位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源头上寻找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会计 实践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一
  我从事会计教学工作多年,也带过会计专业毕业班的实习,发现学生在会计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到处找“丁”字形账户,闹出了笑话;一些学生只会做会计分录,不会填制会计凭证、设置账户、登账,更不会编制会计报表。我校就发生过类似事情,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宝贵的就业机会。出现这些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我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未重视实践内容的教学,其中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首先,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认为实践内容的教学不重要。例如《基础会计》教材中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账务处理核算程序”、“会计报表”等章节,内容都侧重于实际操作,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只强调前面章节有关分录的学习,后面的这些章节则简要地一笔带过,也不配备一些如“记账凭证”、“账页”、“会计报表”等实物资料,让学生有些感性认识。学生也认为只要会做分录就行,反正考试也着重考分录。因此他们在学习这些章节时不重视、不认真,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会计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实用性的财会人员,而不是考试能手。其次,老师和学生都把实践内容的掌握寄托于模拟实训和毕业实习。试想,平时没把知识学好,也未进行相应的实践,短短的毕业实习又怎能一蹴而就呢?由于基础没打牢,导致很多学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给实习指导老师也带来很多不应有的麻烦,毕业实习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实践环节中存在问题。
  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时工作未到位。如部分学生不够重视,请假回家,或忙于出去找工作;有一部分学生不愿自己动手。有的实习指导老师对此也重视不够,甚至出现整天不到实习现场的情况。有的学校没有安排专职的实习教师指导,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时还兼有大量的课程教学,这又怎能指导好学生实训呢?
  (三)不配备配套的实习设施,实习条件不完善。
  鉴于会计内容保密性的特点,现在一般单位不会接受会计实习生,所以学生的校内实训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有的学校还不太重视校内实训BPFak+5gz9yCxxj8n1tY1Q==中心的建设,没有配套的实习资料、实习用具,学生很少接触一些感性的东西。有的虽然即使配了相关资料,但在实训前没有安排学生系统地学习实训资料,学生从理论学习一下子跳到实践操作,同样感到无从下手。
  二
  针对以上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我认为应采取以下解决对策。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教师要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只有教师重视了,学生才会重视起来。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就应理论联系实际,改变以往只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的做法,要加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力度,扩大实习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教师应从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取教材、选取实践指导用书到指导学生实习,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会计课就意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二)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教师在理论知识丰富的前提下,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要精通会计核算的流程及操作,争做真正的“双师型”人才。还要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人为设计和创造仿真的会计教学环境,使课堂与工作情境相似,大大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会计课。
  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充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丰富教学内容,使传统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可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摘录几个典型的案例,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会计行业的前景,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情况,会计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优秀会计人员的价值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会计方面的信息、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四)选择适当的教材,在教学中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教材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既选编“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又融入足够多的实训内容,两者可合可分。会计实践资料应该具体、全面,可以根据教学环节采用相应资料,为学生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基础。改革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阶段进行的模式,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即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具体应用就是把阶段实习的教学直接融入会计课堂教学,边学边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教”、“学”互动,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中提高教学质量,最后通过相对集中的毕业综合实习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
  (五)加大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学校要建设会计模拟实训中心,配备大量的教学、实训资料,如各种原始凭证、空白的记账凭证、各种格式的账页、各种报表、凭证封皮、装订凭证的一些必要用具,等等,让学生在全仿真型的模拟教室内完成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要配备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全天候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可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到学校讲学或进行实习指导。有条件的话,可联系一些企事业单位,带学生去参观其生产流程,使之对一些会计科目有更具体的认识。还可让学生观摩企业的会计处理流程,如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登账、编报表等。鉴于现在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推广,学生在进行手工实习后,宜立即进行相同内容的电算化实习,并将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
  (六)对会计实习应该采用规范的考核方法,督促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任务。
  首先,学校在平时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及进度,制订由浅入深的实习计划,并对实习结果进行检查,每一模块理论知识学习完毕,均可进行阶段小结与见习,并且和学生毕业实习成绩挂钩。其次,对毕业综合实习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有约束力的考核标准,对阶段见习成绩、实习出勤、实习作业等内容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采取百分制严格把关。实习不及格,不得毕业,从而督促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实习。
  总之,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始终要起主导作用,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而且要重视实践教学,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如此才能培养出实用型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波.新编会计学原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2]教学相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