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传统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对学生成绩的要求,而忽略素质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清楚地认识自我,改变传统的教育角色和教育理念,将新课标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相结合,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新背景下高中政治新课标要求:教学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我结合我校目前开展的生本课堂实验,谈谈新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模式问题。
一、教师转变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负责人,其教学观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兴趣。传统“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占主导位置,硬性地要求学生记忆,采取直接灌输式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发展,其培养的学生实践性较差,已经不被社会所认可。高中政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高中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应结合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念,变传统的主体性为教学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等,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甚至可以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以此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角色的转换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班集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培养,让学生以自我参与阅读、交流、探讨、游戏等方式来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新型教学法中的一种。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一方面是教师对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活动过程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新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应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施活动教学,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渗透人文精神、综合素质教育。教师在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一课时,可以师生共同举办“吹气球比赛”,让学生分组进行,看哪个组吹得最大,之后,引导学生想想如果吹过劲了,气球会怎么样?学生都知道会爆破。从而深入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知识,阅读思考,总结规律,将深入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实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娱乐的同时感受知识的重要性,并加强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三、探究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渗透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体操作步骤: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在整体掌握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创新。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着手,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诱导学生实施探究。如在讲“金钱不是万能的”知识点时,首先提出问题:金钱有哪些作用,让学生自主搜集、总结,之后引导学生结合目前的社会情况,搜集有哪些东西是金钱换不来的,比如:生命等。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组织辩论赛,正方:金钱是万能的;反方:金钱不是万能的。让学生自主探究、搜集、总结各方面的资料,通过辩论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和自主权,全权办理整个辩论会过程。真理是越辩越明,并根据辩论会上学生的实际表现、发言情况,选出最佳辩论者,以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循序渐进,正确诱导学生面对金钱诱惑应如何选择,让学生正确的面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再如进行矛盾概念教学时,提出问题:理论上的矛盾和生活中的矛盾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呢?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矛盾的理论体系,但是在此,教师应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探究,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四、结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蕴含了综合素质和各学生的综合常识等,是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将政治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更清楚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践证明:没有素质教育观念为指导,政治课程改革就失去了灵魂。只有在教学中坚持生本理念,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不仅符合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一定能达到传统模式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改变自己的角色,换位思考,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努力创建新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整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