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课程理念为指

2011-12-29 00:00:00臧松年
考试周刊 2011年57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开展已有一段时间,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对于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是对陈旧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在课堂改革的大潮中,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强化学习研究,在工作中寻找到有效的突破点,抓住重点环节,对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完善之处改革创新,促进语文教学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得到全面体现。
  一、注重实现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发展全面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中,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全面掌握,而且要在语文教学之中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体现高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效益性。课程标准对阅读、写作、表达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阅读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选题立意、间架结构、语言润色、表现手法等方面作深入分析,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熟悉基础语法知识和各种修辞手法,并能够熟练运用,等等。实际上,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并没有完全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开展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中所用时间过多,对于学生的启发引导做得不够,尤其是没有能够抓住重点章节、重点字词,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感悟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教学工具性的表现。教师应当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对学生开展指导点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高效学习。
  二、注重实现主观情感体验与思想引领全面深化
  文章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情感体验的书面反映与再现,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教材的思想情感、意境与学生的思想发展、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对学生的思想的教育,尤其是对学生人生理念的渗透。比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人文性目标,要求学生课前进行提前预习,在此基础上设计三个探究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一是分析“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二是讨论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喜剧,欣赏人类精神世界的喜剧的泛音?海伦·凯勒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三是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对诸多“奇观”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勒心中的“奇观”?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原文,联系实际,比较海伦的生活遭遇,以受到的启发写读后感,强化学生对生活幸福指数的感悟。教师要逐层深入地探究分析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思想引领成效。
  三、注重实现教学自主学习与思维引导全面交互
  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都将讲解作为最主要的手段,认为只有讲全讲透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样的课才算满意的课。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参与欲望考虑得不够充分,很容易造成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在学习中难以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能力培养产生消极作用。针对这样的现象,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改革创新,突破这一瓶颈。各种教学改革的模式为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范例,其中自主学习模式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作用方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按照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成6—8人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让后进生在小组里学习到优秀生的思维方式,让优秀生对小组里中下层的学生发挥更为直接的帮教作用,让一个个团队在学习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这种模式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既要让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又要做好启发引导和调节控制,对学生的难点问题予以帮助,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控,让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师的有效控制之下,保障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取得最优成效。
  四、注重实现教师讲解传授与指导帮助全面促进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潜心研究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尤其是要改变许多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充当教学活动主角的模式,从教师满堂灌输的主体地位中走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发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点拨指导,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技巧予以指点,并帮助他们学习解决重难点问题,通过教学中有效的双边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积极起来,让学生在相互协作的学习中增强思维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得到全面体现。另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薄弱环节的分析和辅导,还要引导其他学生与后进生开展帮扶活动,整合语文学习的各种有利资源,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五、注重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课外活动全面互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将目光放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而且要充分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发挥课外活动方面的作用,拓展教学空间,让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走上立体化的轨道。教师一方面可以发挥课外专题探究活动的作用,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门的研究分析活动,如针对某一诗人的生活背景、思想特点,开展综合研究分析,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诗人的作品风格与思想情境等,深化教学成效。另一方面,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余,还应当将教学竞赛、兴趣小组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学习欲望得到满足,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语文教学将面临巨大的变化,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学习,主动适应,全面提高,以创新的理念、优化的过程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