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要使课堂教学高效有活力,师生需要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如何优化教育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激活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从中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和吸引力,应当是教师认真思考和不懈努力的问题,也是提升教学活力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需要,以激发课堂学习情趣为抓手,多措并举、创设氛围,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引发教学互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效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新课程背景 电教媒体 新型理念
全面挖掘和凸显高中政治课程的优势魅力,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孜孜不倦的追求。令人不解的是,无论课堂上老师怎样努力,课堂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不尽如人意。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现状?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得出一些体会。
一、借助电教媒体,实现高中政治的课堂优化教学
电教媒体能以直观明亮的图画、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创设一种形象生动的情境,传递身临其境的感受,是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恰当运用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干枯内容趣味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教材,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内容时,我适时播放了反映现代城乡生活差别的《婆婆来了》片段,并结合近两年来引起广泛热议的婚恋话题——“孔雀女与凤凰男”社会大讨论,让学生们通过观赏音像,以移位换情去感受角色心境,分析和讨论成长于不同环境下的夫妻、婆媳、亲家的所思所想。学生们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讨论热烈、发言深刻,比较深刻地懂得了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的理论逻辑性很强,如果只靠语言说教,无论表达多么丰富形象,都很难奏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增强教学感染力,我常常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在教学“邓小平理论”的时候,播放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主要内容的音像,如播放“南海明珠”的香港经过百年飘荡终于回归祖国的影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促使他们对邓小平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对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贡献铭记在心。高中政治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具体事件中深入地思考问题,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深刻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把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扩展引申,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实质,可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关于市场经济理论时,有些老师分别通过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深入思考,从中真正认识和感悟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在本质上的不同。当然,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把相关的政治教学内容设计成表格、网络图等形式的投影片,让学生在条分缕析、一目了然中整理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二、树立新型理念,在教改中激活学生思维
1.在师生和谐中激活学生思维。高中生一般处于16—20岁之间,身心发展比较成熟化,对外来的特别是来自老师的信任和尊重非常注重。因此,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教父教母”的不良形象,课内课外都要对学生表现出应有的平等、信任、尊重和亲近,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协调关系,自觉主动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成长,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学生由衷的认同、爱戴和尊敬,不断增强学生的向师性,充分发挥亲师信道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的灵活思维、积极思维和创造思维才能随时随地地被牵引到课堂学习上,才能有效推动教学相长。否则,一旦形成“远师厌学”甚至“厌师弃学”的现象,那么学习思维就会自然僵化。
2.在民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学习氛围决定学生思维。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尽可能地拉近甚至消除心理距离,这样,师生才能在平等中轻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好不要始终固定在那具有象征性的三尺讲台之上,而应深入到学生之中,与他们展开民主式的亲近对话,尽量使用讨论的口吻解决教学问题。如时下悄然兴起的“聊课”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为了有效实施“聊课”教学,教师一定要预先认真设计“聊”的形式,选准“聊”的内容,使“聊课”教学不但具有针对性,还具备教学流程的可操作性。当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现场的即兴发挥,就是根据所聊话题、学生反应和课堂情况,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恰如其分地应对和驾驭。除此之外,要想“聊课”取得成功和实效,教师必须在全面掌控课堂教学的情况下,注重鼓励和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群聊”之中。这样不仅能有效激活课堂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在教学评价中激活学生思维。恰当进行课堂评价是保证政治教学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对课堂评价要坚持以激励为主,在注重评价实效的同时重视形式的创新,不能把评价固定在规范和形式上,否则就会“言之无物,行而不远”。对于高中生的课堂评价,一定要掌握好内涵和原则,评价语言要切合学生的年龄标准和心理需求,从内心深处调动他们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如:“你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你是一个善于跳动并成功摘桃的有心人。”等等。此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独具魅力的肢体语言来激活和焕发学生的潜在心理,如赞许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略表否定的动作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这些生动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教学评价的丰富内涵,对相对成熟的高中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吸引,更是展开师生之间的心灵默契和有效沟通,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拥有不同魅力的形式,保证政治教学的活力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