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几个策略

2011-12-29 00:00:00陈俊红
考试周刊 2011年64期


  我在一所乡镇学校任教,学生来自农村,多数基础差,学习平平。特别是作文课,不要说文思飞扬了,连基本的写作都完不成。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两节作文课就那么干巴巴地坐着,等着“灵感降临”;不然就是乱写一通,扯七杂八看不到主题。这样的境况让我很发窘,于是就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有的老师鼓励学生背作文,考试时直接背写到试卷上。天长日久,学生渐渐失去了自己写作文的能力,作文也就成为很多学生不堪忍受的“重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渐渐收获了一些让学生学会写作文的“小策略”,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扶着孩子学走路”
  孩子小的时候是不会自己走路的,都是大人两手架着他的胳膊,让他的两只脚在地面上“移动”,渐渐放手,孩子也从摇摇晃晃到步履稳健地跑跑跳跳。其实不只是学走路是这样,万事都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教学过程也应该这样。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写作文了,一开始老师就应该“扶着”孩子,先读同步作文,认识到作文是什么,可以怎样写。然后引导孩子摸索着写作。比如让学生写记叙文,先从最简单的孩子熟悉的事物写起。我辅导刚上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文时,第一课时就选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题目《可爱的小白兔》。
  我问孩子们:“见没见过小白兔啊?”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答:“见过!”
  “你们喜欢小白兔吗?”
  “喜欢!”
  “老师,我喜欢狗。”“我喜欢猫!”……
  孩子们是最活跃的,一句问话就引发出他们无穷的答案,尽管有些跑题。我示意他们安静下来,说:“我们这节课就写小白兔,下节课写你们想写的动物好不好?”
  “好!”
  我把题目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问:“我们今天的题目中,中心语是什么?”
  学生一下子傻了。我提示:“就是我们要写什么。”
  “小白兔!”得到提示的学生回答得很准确。
  我又问:“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又傻了。我继续提示:“就是要写小白兔的什么特点啊?”
  “可爱!”
  “对了,以后看到题目一定要审题,知道要写什么,写这个事物的什么特点,才能突出中心,不跑题。”
  接下来,我问孩子们:“小白兔哪里可爱?”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言,有的说它的毛又白又软,有的说它的耳朵长长的,有的说它的眼睛像红玻璃球……我鼓励他们把兔子的可爱之处全说出来。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全部说的是外形的特点,就进一步提示:“刚才你们说得非常好,但是都是小白兔的外形可爱,除了这些,有没有其他方面可爱之处呢?比如吃东西的动作可爱吗?”
  学生又开始踊跃发言了,有的描述小白兔吃东西时的样子,有的描述小白兔睡觉时样子,有的描述小白兔舔他们手时痒痒的感觉……
  我觉得学生的素材已经够多了,便让他们着手写作。我说:“现在我们要开始写作文了,一定要注意作文的格式。因为是第一次,我们就先共同写一篇,你们在下面说,我在上面写,好吧?”
  之后,我一边跟孩子讨论交流,一边往黑板上写,告诉孩子们题目要写到第一行的中间,每个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写作的时候第一自然段要先引出内容,第二段写小白兔可爱的外形,外形的描写要按照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第三段写小白兔的一个动作片段,最后结尾时把自己对小白兔的喜爱抒发出来。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篇短小的作文出来了,我让学生照样子抄写到本子上,然后留下作业:回家后自己观察另一种动物,明天的作文课要扔掉拐棍自己写。
  就这样,我“扶着”孩子们写了动物、植物、人物,学习了游戏、活动、空间描写的方法。不敢说有多大的收获,但是我知道,一些有心的孩子已经找到“写作之门”。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在生活学习当中,一定要鼓励、督促学生多读好书。书读得多了,写作的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可是现在的学校都把中考当成重中之重,重视分数,忽视能力,学校的图书馆整天“铁将军”把门,里面的图书也都是孩子不爱看的、看不懂的书,孩子的书包里尽是做不完的资料习题。怎样才能给孩子阅读的机会和时间呢?
  “自助”,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现在家庭经济条件普遍好了,每学期每个学生买一本课外书经济还是允许的,班级里自设一个读书角,学生“集资”,把初中生必读的课外名著买回来,班里有多少学生就买多少本,轮流换着阅读,岂不妙哉?
  三、“曲调未成先有情”——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作文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非得有想要表达的冲动才成。如一次写作,要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学生之前也写过,无非是妈妈深夜带自己看病,好朋友遭到自己的误解却宽容对待等老话题,没有一点新意。我课前便做了许多准备,把“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和颁奖词拿出来和学生分享。学生平时在校没时间看电视,追捧的也多是歌星影星。那节课,学生和我的心灵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经受了一次真善美的洗礼。那次作文,学生的选材不再狭隘和陈旧,他们超越了亲情之爱,懂得了真正的“大爱”。
  另外,学生还要多多关注时事,积累热点素材,从而既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又为写作准备充足的材料。
  四、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作文都是我一本本精心批改的,错别字划出来,有语病的句子划出来,精彩的句子下勾上波浪线,再旁批尾批,每次批改都累得心力交瘁。可是作文本发下去之后,学生只看批语,错误却不改。我就针对这种情况经行改革:把所有学生按上中下分成一组,每人批改一本作文,找出错别字和有语病的句子,最后由组长逐条写批语(修改符号和批语已经提前让每个学生记在笔记本上),并且打分。然后每组选出精彩的作文当众朗读,学生再给予评价,选出优胜组。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写作水平渐渐提高了。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和平时的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一位语言精彩的老师绝不会制造出一个沉闷的课堂,一位热爱写作的老师一定会影响一大批热爱写作的学生。为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为了可爱的孩子,请拿起手中的笔,和学生一起“用我笔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