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融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研究

2011-12-29 00:00:00张书文
考试周刊 2011年71期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耕耘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提高教学效益,是每一位有进取精神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历经几千年人类文明实践所得出的结论,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演绎推理推出这样一个命题——教育的科学技术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根据教育技术在今天的发展情况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为突出代表的现代高新科技来辅助优化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尤其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意义重大。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教学模式。教师单纯地“教”,学生单纯地“学”,学生由此获得的信息相当有限。同时教学过程缺少灵活性、交互性和可重复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成为一体,它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直观性、动态性、针对性、交互性、可重复性和大容量性等优势。教师可利用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从而活跃了课堂互动氛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途径。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功能的发展,为实现多媒体辅助、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作用,而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兴趣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至关重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多种形式的实验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动画功能、模拟功能所带来的声光刺激,能生动鲜明地再现教科书上所涉及的有趣物理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对于那些教学内容比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抽象、微观、不可见或难于理解的部分),利用二维或三维动画制成多媒体软件,模拟出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演示。又如在讲解电压内容时,针对传统教学的局限,我制作了在电压的作用下,模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动画过程,给学生带来真实的视觉冲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帮助了学生理解和记忆,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有效增强课堂演示实验效果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验证性实验。成功的课堂演示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但有些实验并不具备课堂的可操作性,因此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尤为重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动画功能及有关外设(大屏幕显示器、液晶投影仪等)可以解决许多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可见度低的实验。例如通过计算机放大微观世界(原子结构)、采用放“慢镜头”(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瞬间定格(安全用电常识)、重复播放(透镜成像、磁场和磁感线),这既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又便于学生理解和增强记忆。又如在讲物体运动这一章节时,很多定律是在忽略了物体之间的摩擦的情况下得出的,而在课堂实验中摩擦力是无法忽略的,这就使演示的过程和书上的结论产生了偏差,学生对书上的概念就会产生怀疑,不利于学习新的知识。但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物体的运动,不但可以忽略摩擦力的影响,而且可以忽略重力的影响,达到逼真的演示效果。
  四、有效实施课堂分层次教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个人心理特征不同,学习的习惯不同,因此有的人认识事物深刻,有的人认识肤浅;有的人习惯先学整体后学局部,有的人习惯先学局部后学整体;有的人习惯用形象思维,有的人善于用抽象思维,等等。为此,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分层次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的个体,使个别化教学理念真正得以实现。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里,若要进行分层次教学,教师们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顾此失彼。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人机”交互式教学模式,借助计算机的智能功能、逻辑判断功能、大容量储藏和高速自动运算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教学。如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内容或练习,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教师也可以将大量的教学信息预置在计算机内,随时调用,任意切换。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
  总之,在物理课堂融入多媒体技术,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掌握和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乡镇级学校里多媒体电脑等设施都比较缺乏,如果每一节物理课都要用多媒体来教学也不现实,再加上物理课程的特殊性,使得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公式推导的教学时,推理过程由于没有教师的书写过程,课件内容一闪而过,易使学生接受效率低,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分析和理解。如果要进行互动式教学,学生就不能在多媒体屏幕里书写上自己对公式推导的过程,课堂上就缺少了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只有让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让二者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