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体育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损伤事故的发生,要与学校教育、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等方面互相配合,实施安全教育,采取安全措施,积极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损伤事故 处理与预防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注意损伤事故的发生。损伤事故,轻者影响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健康,重者可能造成残废,甚至危及生命,给国家和社会、家庭及个人都带来不该有的损失。下面我针对体育教学中发生损伤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范事故损伤提出几点看法。
一、原因分析
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或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过程,它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损伤事故也会在体育教学实施活动的夹缝中发生,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有教师、学生、体育教材和传播媒介(物质条件和手段方法等),在体育教学中损伤事故发生也多与以下基本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以学生和教师为主的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这主要与体育教师对学生实际能力评估不当或学生对预防损伤事故的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体育教师有时候过高评估学生的能力,学生自己也不够重视预防损伤,又缺乏实际经验,全凭自己的感觉行事,思想麻痹大意,盲目进行体育运动或情绪急躁,急于求成,或者畏难恐惧,从而犹豫不决,在这种心理状态的影响下常常会发生损伤事故。
2.准备活动不当。常见的是学生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做了但不够充分,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正式运动中,此时由于肌肉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不够,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身体协调性差,从而容易发生肌肉拉伤等损伤事故。或者准备活动量过大时,当身体尚未进入正式运动时已感到疲倦,这时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再从事大强度运动也会导致损伤事故的发生。
3.练习方法不合适或者学生对器材的使用方法不了解,致使在使用时摔伤,这在低年级的学生当中更多见一些,他们年幼,好奇心强,体能差,喜欢逞能,喜欢模仿成人做高难度危险动作,从而导致损伤事故的发生。
(二)以器材和教材为主的原因
1.运动器材或教具使用时间过久,有的室外器材长年累月在露天里日晒雨淋,有的室内器材年久失修,已经损毁脱落,使用时容易被钉子、棱角等触伤。
2.场地设备条件差,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者杂物,跑道太硬或者太滑,沙孔太硬或者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