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突出应用性,近几年的中考就很注重数学知识在应用方面的考查,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回归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呢?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只有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就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学习的大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数学资料,如:为了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温度有零上和零下之分的事实;利用到银行存款获得利息这一事实,为学习方程提供素材,等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引入新的知识,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惧怕心理,将有助于学生领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能够主动地从数学角度去运用数学理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时,让学生查看自己的桌凳的表面,联系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数学教学中要多提出有趣的数学应用问题,经常有意识地开导和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成为有目的地应用。
二、用生活中的事例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时,效率是最高的。如学生喜欢玩游戏,如果把数学“蕴藏”在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当中,无疑能使学生学习得更快乐,因此,要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思考。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以“梯子”这一学生在生活比较熟悉的东西为素材,设计出应用性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问题为:长为12米的梯子斜靠在墙壁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9米,现在我把梯子的顶端向下移动2米,请大家想一想:梯子的底端是否也将向外移动2米?请列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努力去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描述客观事实,创设应用机会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因此,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能置身于逼真的生活实际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中体验出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关联,使他们品尝到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知识描述出租车的路程与车费的关系;学完直角三角形后,鼓励学生说出如何测量河宽和山高的方法,等等,并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解决方法,并进行实践。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具有原始背景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抽象概括出其中的数学知识,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如:学习了圆的知识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让学生确定找出锅盖、盆底等物体的圆心位置的方法,等等。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可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知识。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由实际生活走向数学学科,再由数学学科走向学生生活,让学生亲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实践—解释应用”这样的过程。以比较现实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实践与讨论,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学生可获得新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如:“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个没有盖子的长方体,使它的体积最大。”这个问题,主要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然后操作、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方式,再对不同数据归纳总结,猜测出边长变化与体积变化间的联系的结论。最后通过交流和验证,获得该问题的解,并且对求解的过程要做出一定的反思。当然,数学课堂要给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在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解除困惑、认识数学,从而解决问题,并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方法、技巧。
五、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于学生新接受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多方搜集现实生活中与其相联系的地方,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再设法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该知识的应用。这样,就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把一城区图放入课堂上,让学生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写出该城区各个部门的位置坐标。当然,用现实背景引入新的数学知识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探索出解决的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过程。学生逐步养成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就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培养自主探索的习惯和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靠课堂数学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去,不仅要让学生养成用数学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且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解决新问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