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法

2011-12-29 00:00:00符美芬
考试周刊 2011年80期


  摘 要: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数学作业的批改注重内容的机械训练,是师生间一种“师批生改”的简单的相互的信息反馈,导致学生机械地完成作业,教师机械地批阅作业。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批改作业就更应该注重体现作业的激励和评价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 批改要求 批改方法
  
  传统的“全收全改”是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教师通过全收、全批、全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章节的教学。学生接到教师批改过的作业本,心里有种踏实感,觉得这次作业已被教师认可,从而期待着去完成下次作业。但是,“全收全改”要花费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教师备课及课外辅导时间势必要减少。再者,“全收全改”工作量大,教师很难做到精批细改,不少人只是打“√”或“×”而已。这样学生只知道题的对错,而对错题的原因很难弄明白,从而使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双龙一小这种达百人的大班级,每天批改两到三次作业,几乎就要两、三小时,如果有提问题、作图题,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整天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也就无从谈起。作业的“全批全改”使教师很辛苦,不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还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该如何批改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使作业更好地发挥其实际作用呢?
  一、批改作业的几点要求
  1.批改要蕴含感情。
  作业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切不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否则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使他们心生反感,甚至打消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如能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两句或表扬或鼓励的话,相信学生做作业的效果会更好。
  2.批改要认真仔细。
  不管作业量大小,教师在批改时都应认真、仔细,正确使用批改符号,而且要把修改符号写标准。
  3.批改要及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中信息反馈越是及时恰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作业训练尤其如此。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这样也可以避免因错误在学生脑子里停留时间过长而打下“烙印”,以致造成纠错的反复性与艰巨性。
  4.批改要因人而异。
  批改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小学生,可废除传统的百分制或等级制,而采取画一个大拇指、印上红五角星等方法。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就要适当加分。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平常的得分已不能让他们“怦然心动”。为了激励这些学生,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
  二、批改作业的几种方法
  1.当堂当面批改。
  每节数学课上总要完成一些练习题。我每次上课时都带支红笔给学生当堂批改,看学习效果怎样。因为上课时间有限,每次选择有点难度的题目进行轮流批改,这次改班级左边的一半同学,下次改右边的一半同学,或者抽改作业。未改的那部分同学可以互相对照,再叫几位同学上台板演,最后集体订正。在批改时,对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用这种方法后,我发现以前做得慢的同学在这种氛围中也变得积极了,速度明显加快了,因为每位同学都想让老师批改,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改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只求速度而不求质量,于是我又改进了一下,对每次做得又快又对,并且书写好的同学打个“☆”以示鼓励,并排出前十名。这样激励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前提下,力争做得又对又快,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堂批改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但看到学生捧着带“☆”的作业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反馈及时,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互改与自改。
  这里的互改,主要是指让同桌同学或前后同学相互交换各自的作业,并进行认真批改。而所谓自改,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来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批判者的眼光来严格地审查和评估自己作业的正误与优劣。实践显示,这两种艺术性的作业批改策略,也有其独特的优化教学的功能。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对于别人对其寄托希望时会表现出相当强的责任心。因而同学互改作业往往会比教师更为细致的批改。他们常常会就作业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符号提出质疑、反复琢磨。这种求全认真的态度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自己不再“重复”那些亲自发现的问题。自改法的经常运用,往往有益于学生此类习惯的养成。当然,互改和自改这一策略的实施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时须注意学生的优差搭配问题,尤其要防止两个“差生”搭档互改作业的情况;同时还要重视批改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投入到作业的互改与自改过程中。
  3.“全收半改”法。
  以前数学作业的批改一般采用“全收全改”的方法,就是每次把作业全收起来后逐个进行批改。虽然这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这样要花费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备课及业务学习的时间势必减少。再者,“全收全改”工作量大,教师很难做到精批细改,不少教师只是打“√”或打“× ”而已,这样学生只知道题的对错,而对错误的原因很难弄明白,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并不能从中反映出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可采用“全收半改”法。具体做法是:按学生的座位次序,以列为单位编成A组与B组,即同桌分为 A号和B号,每次批改非A即B,轮流进行,对于只收不改的一半作业,教师在批“阅”时要建立学生作业档案,认真登记学生做题情况,避免个别学生出现“钻空子”现象。然后,由同桌参照自己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评价。由于同桌对自己的了解远远胜于老师的成人化的目光,因此同桌的评价意见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同桌评价的实施,使学生重视了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班风、学风的建设与发展。这样,不仅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减少了,而且调动了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4.小组批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全班分组,成绩稍好的做组长,适当负责本组的作业。作业完成后,教师只需检查批改组长的作业,并指出其错误所在,然后由他去批改另外几个学生的作业,并监督、帮助他们进行订正。对于课外作业,如课堂讲过的练习、比较简单的作业,需要默写的定义,需要巩固的知识等,同样可直接交由小组长负责督促组员完成,这种办法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求知的机会。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进行讲解。
  5.及时订正,有错就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身。在作业批改中,我相信很多同行都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是上次作业错的地方有的学生不订正,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方法是每次批改作业都检查上次有没有不订正的,如果没有订正就写上“上次!”字样,提醒学生订正,同时该得“☆”的也取消,以示警告。如果连续几次都不订正,就单独找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作业做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认真的学习态度。有错就改,并把错的题目弄懂,这才是最重要的。天天这样坚持,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养成了认真订正作业的好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都会很有帮助。
  
  6.巧用评语,适时激励。
  心理学实验表明:通过激励,人的积极性可能增加3—4倍。在批改作业中,我经常用一些简洁的评语,对学生进行激励,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有巧解、妙解及灵活答题时,即在题边批上 “富有创造“、“解法巧妙”、“肯动脑筋”、“你很聪明”等简明评语,肯定成绩,鼓励进步,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继续努力;当学生偶尔作业错误或疑问时,不简单地给学生打×,而是写上“想一想”、“验算一下”等字样,对作业错得多的同学,我会写一些鼓励的话:“老师期待着你下次的进步!”“和细心交好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再例如遇到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我会适当给予启发:“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你能不能想到更好的方法呢?”对于写出多种解法的学生我会加以肯定和赞赏,比如;练习9+9+9+8=35时,有个学生不仅写出了一般的计算方法,还写出多种简便方法:方法1:9+9+9+8=9×3+8=35;方法2:9+9+9+8=9×4-1=35;方法3:9+9+9+8=8×4+3=35。改到这里,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提笔在答案旁边写下:“你的解法真多,很了不起!”对书写不认真的同学,我会提醒他: “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书写认真,就可以打‘☆’。”对作业有进步的同学,我会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真棒,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的!”“你一定能行!”“你的进步很大,老师知道只要你认真去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万分高兴,希望你努力更上一层楼。”我还利用作业本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配合教师进行教育,例如:“×××同学,最近计算错得多,请家长给他多练习!”“×××同学最近上课有点贪玩,请家长配合教育。”通过这些温馨的评语,及时给学生激励,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批改作业是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细枝末节,更是触及学生心灵的灵动之笔。我们应从这一具体而又实际的“做”开始,来理解新理念,实施新理念,发展新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燕剑平.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之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8):124-124.
  [2]耿向阳,袁小丽.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4,(11):16-170.
  [3]陈鄂湘.作业批改中书面评价的语言运用[J].小学语文数学,1998,(6).
  [4]万库.21世纪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M].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