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自我,
过关斩将进“牛校”
我叫廖杰,祖籍苏州,父母早年出国留学后定居美国,现在都在哈佛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上中学的第一天,爸爸就为我制定了目标:考入“幽泉学院”。“幽泉学院”,我是早有耳闻,在美国它几乎是每个中学生的“梦想之校”——建于1917年的牛仔式大学,除了学习以外,学生每周要在农场至少劳动20个小时。它的名气很大,吸引人的地方很多:不需要支付任何学习费用,每人每年还有5万美元的补贴;只用学习两年即可获得准学士学位,每年有80%的毕业生会直接到哈佛、耶鲁和牛津大学等名校读大三;它是名人的摇篮,从这里毕业本身就是很高的荣誉。
“幽泉学院”成为我中学时期奋斗的目标,一想到它在向我招手,我既兴奋又有压力。2006年11月,我向“幽泉学院”提交了入学申请。SAT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收到了“幽泉学院”的面试通知。父母、老师、同学,就连邻居都来祝贺我,其实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自己都有些意外——接到面试通知的50个男生,SAT考试分数均在1500分以上,与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新生录取分数相当。
很快,我接受了两轮面试。第一轮,主要是和考官交流,相当轻松,无所不谈,只要是我感兴趣的都可以聊,甚至包括哲学。第二轮面试是三天的农场劳动,可把我累得够呛。面试完毕前还有一次申请陈述,当时,9名19岁的已入学者轮番对我“发难”,问题无奇不有。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问题是:鲨鱼和北极熊在中性胶状物介质中打架,谁会赢?为什么?当时,这个问题让我颇费了一番脑筋。
所幸我的表现还算不错,2007年9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收到了“幽泉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和我一同入校的还有另外25名男生,我们被分成了7个班,平均每班不足4个学生。
入学的第一天我们就被告知:不经允许不得离开校园,严禁接触酒精与毒品,就连看电视也不提倡。上午学习完校规后,我与来自南费城的泰勒·布儒瓦等6名同学,被委以准备晚餐的重任。尽管高中时也开设过烹饪课,但让我们做出一顿丰盛的晚餐,还是相当有难度的。我们很认真地去完成每个细节——洗菜0F9LjOopwbOGpedUm0TZt6OdJ3/OEwF+R/Qi62etJOg=、洗肉、烹调、铺桌布,站在一旁的老师在不停地记录,为每一个学生评分。
另外20名同学也没闲着,他们有的去铁匠铺打铁,有的去马厩喂马,还有的去伐木场伐木。晚上回到宿舍,“每行每业”都有人叫苦不迭,特别是安排牧马的同学,个个被颠得腰酸背痛。就这样,“幽泉生活”的第一天,在我们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