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原则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2011-12-29 00:00:00孙明菊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摘要:传统的会计教学,单调乏味。运用直观性原则,通过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关键词:会计;直观性原则;教学
  
  传统的会计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主,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理论课程来完成,忽视了教学的直观性,不但使学生丧失了学习会计的兴趣,也不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出来,让每位同学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我认为,遵循直观性原则进行会计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这一基本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即通过感性、形象而具体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并通过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从而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那么,在会计教学中如何运用直观性原则呢?
  一、 带领学生现场参观
  虽然组织大批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参观有些不现实,但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模拟实验室解决这个问题。模拟实验室有配套的办公设施、仿真的原始单据、真实的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四围墙面挂有核算流程、会计职业道德等;平时还会有学生进行模拟实训。在学生初学会计时,先带进实验室进行参观,置身环境体会会计的严肃性;通过查看凭证、账簿、报表,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还可以对进行综合模拟实验阶段的高年级学生进行询问,获得一些学习经验。
  二、 运用流程图演示进行直观教学
  为了化抽象为具体,化烦琐为简易,可以把要讲授内容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环节、操作程序具有更清晰的认识。如会计核算程序,用理论讲有六七条,文字说明抽象又烦琐,但运用流程图加上按步骤讲解就变得简洁明了。下面,以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为例说明:(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①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②现金日记账→③明细分类账→④科目汇总表→⑤总分类账←⑥→(现金日记账、明细分类账)→⑦会计报表。根据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挂图,老师从程序①依次到⑦逐项讲解,整个流程直观清晰简洁,因而丰富了学生的视觉感受,自然有利于对知识的把握。像各种资金结算、账户结构等内容,就比较适合流程图演示教学。
  三、 运用会计模拟实习资料,增加学习会计的直观性
  像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的内容格式,理论讲解非常抽象。如果把几种模拟教学用的发票、收据、收发料单、转账凭证、各式账页发给学生进行直观对比,全部内容一目了然,老师只须简单讲解,学生便能心领神会,轻松掌握。如在讲授存货内容时,由于存货的收、发、存等计价方法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事先印好的模拟原始单据、增值税发票、材料收料单、领料单及多种格式的明细账发给学生。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学生用这些原始单据,根据业务内容,首先填制原始单据,接着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登记账簿。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在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一方面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课程理论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又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获得实践经验。
  四、 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量借助网络资源,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平时黑板白字,一种腔调反复讲解,难免会产生视听疲劳。多媒体组织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图表、动画、音乐、影视皆可引入,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奋中愉快地理解和接受教材的内容,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遵循直观性原则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才能构成一堂优质课。如在直观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设问,安排学生讨论等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虑,获得较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洛阳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