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认为:高中体育课程是“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高中女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她们占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她们的身体状况如何,不但关系到学校体育的任务能否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体质能否增强。这个问题不但涉及她们自身受益的问题,而且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水平。我们部分老师口中的“懒”,实则是学生对运动缺乏兴趣,只要我们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想跑,不想跳”的问题将迎刃而解。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对体育不甚感兴趣的特殊群体,我们体育老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她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她们终身健身的意识呢?
一、 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自身因素:生理周期的形成,胆怯、害羞的性格特征,学习动机的缺乏。②社会因素:在重文轻武、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家庭都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学习。③学校因素: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应变能力不强;教学设施简陋、器材缺乏。
二、 让高中女生喜欢体育课的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力求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当某一个人对某一种事物发生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时,他就把心理活动趋向于某一事物。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提高思想认识,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思想认识程度,决定了她对体育活动的认真和投入程度。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来。这就要求我们体育老师要因势利导,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引导。首先要让她们认识到她们的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有了健康的体魄,就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就能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凝聚民族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弘扬拼搏精神,提高抗挫能力,对她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启迪智慧等有着重要作用。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加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根据女生特点,合理选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密切联系。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新颖的、能引起好奇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练习等意愿。高中女生,普遍存在着怕脏、怕累、怕晒、怕出汗、害羞、胆小等心理特点,同时还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符合女生的特点和女生身心发展,还要考虑学校实际、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新课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给予了很大的空间:在5个学习领域目标的统领下,可以自主选择。所以,我们除了安排一些必修项目外,还可以安排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民间体育和生活体育的内容,如健美操、街舞、民族舞。
(3)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元的学习内容,需要多元的教学手段。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理身体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既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女生总是希望能得到表现的机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承认和赏识,这种欲望是正常的,是需要鼓励和提倡的。我们老师应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例如,对常规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学生已经“熟练”到“麻木”的地步了,他们往往只是漫不经心、机械地完成任务,根本达不到热身的效果。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把它让给学生,让学生轮流当“老师”带准备活动。这样不仅收到了较好的锻炼效果,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还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女生都非常喜欢音乐,音乐能使学生情绪高昂,心情愉悦、欢快,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准备部分若选择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音乐,能迅速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基本部分选用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可以促使学生激情高昂,精神振奋;结束部分选用意境高雅似流水般的音乐,让学生不仅身心得到放松,而且陶冶了精神境界。
(4)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征服学生。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要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她们,让她们由喜欢体育老师到喜欢体育课。一个体育老师的魅力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熟练的运动技能、丰富的体育知识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它来自教师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它来自教师平时的学习、积累以及对学生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博大的胸襟。
(江苏省兴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