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对主体作用的探究

2011-12-29 00:00:00柳敏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摘要:英语教师要准确把握“主体”的内涵,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改革教育观念,去除不良教学习惯,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统一起来。不能过分强调课堂活动,忽视学生独立学习,也不能片面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忽视基础知识学习,以便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主体性;兴趣
  
  一、 准确把握“主体”的内涵
  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使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思维能力型”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要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张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现实发展的主体,并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养成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要重视发展学生主体的个性,使学生的兴趣特长乃至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不以统一的甚至是唯一的要求作为评价学生的最终标准。英语教学要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1)改革教育观念,去除不良教学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角。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语言技能,要靠不断地训练使用才能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在听说读写活动中的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大部分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自主学习的愿望更强烈。其次,以学生为本,要看到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发展。课程改革主张教育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能因模式而模式,机械照搬,要立足一个“活”字,加强对传统教法的改革与创新。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作答;在教学形式上,要采用集体教授与分组讨论、自学引导、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在活动安排上开展一些小品表演、值日报告、课堂辩论、模拟采访、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让我们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学生为本,要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重要条件。只有“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们”(苏霍姆林斯基语),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和理解的桥梁。热爱学生、相信学生能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不断进取,挖掘自己的潜能。
  (2)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二者要统一起来。有些公开课整个过程都强调学生的主观意见和个人发现,忽视了对课本的客观解读,有的评课者甚至以学生发言的多少作为评定优劣标准,这是个误区。英语教学更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必须教师巧妙点拨和必要的引导。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过分强调课堂活动,忽视了学生独立的学习。平常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看似学生都在参与,实则学生没有独立学习,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合作创造精神”,并不是要我们让学生热热闹闹,人人都说,而是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注意吸取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学生的提问解答必须是在事先独立看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也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4)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能片面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新课改中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之后,他们才谈得上创新。
  三、 教师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自控力差、对英语不感兴趣,这些都成为英语学习的障碍。缺乏信心和胆怯,也是我们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所面临的问题。为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就不急于提高学生分数,注意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使他们主动探究,挖掘潜能。中学生日趋成熟,自尊心越来越强,然而他们应对情绪波折的能力还不够,容易丧失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推迟一下评价,即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暂时不作评论,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果对结果过早进行评价会打断学生的思维,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不适和烦躁,还可能丧失了发展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时机,最终将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英语问题的设计、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障碍。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他们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训练,积累丰富的语言,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要对症下药,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多种能力,吸引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不定期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表演英语戏剧、诗歌朗诵等,培养合作精神。要实施鼓励性评价,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机会,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