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光子可充当新型光源

2011-12-29 00:00:00柳洪杰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科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超级粒子”的研究。爱因斯坦和玻色曾于1920年提出著名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粒子学说——将铷原子放置到一个相对紧凑的空间里,在温度足够低的情况下,它们会迅速发生变化并凝聚成一个粒子。但在这种情况下所合成的粒子并没有发光的迹象,所以并不能充当光源。而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2010年11月24日报道,德国波恩大学的物理学家已成功合成出“超级光子”,它可以作为一种全新光源应用到各个领域。
  光子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如果持续降低光子的温度,它们就会消失不见。所以,科学界认为光子是不可能被充当光源的。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小组另辟蹊径,通过把光子冷却到临界点,然后利用反光镜等,极其巧妙地凝聚出了“超级光子”。
  “超级光子”的合成,不仅仅是物理学方面的重大突破,它还将会影响到诸多产业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庞大的工业领域,尤其对于芯片制造领域来说,在硅片上设计电路板的时候,全新的光源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蚀刻,从而制造出性能更高的芯片。同时,医疗成像行业和进行光谱分析的实验室也会因为“超级光子”的出现而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