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011-12-29 00:00:00郐林夏淑香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使学生爱学化学,学好化学。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一、 上好第一堂课,引导学生乐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化学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因而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 备好每一节课,使短时兴趣转变为长久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长久的兴趣呢?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逸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fb9d3858cb159c1d8df19650fb92aec6谈化学与现代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学好化学知识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初中化学需要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元素》这一节,一下就出现了27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尽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氢气。这个实验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三、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情境中激发兴趣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中,应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用的,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举出我们身边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冬天下雪、电灯发光、火柴燃烧、玻璃杯炸裂、轮胎爆炸等。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让学生思考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调查写份调查报告。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和热量》,让学生联系自家生活举例说明怎样能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怎样增加氧气的浓度。
  四、 运用多媒体资源教学,使学生更爱学化学
  化学上一些微观现象,学生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从而产生了厌学态度。为此,一些微观现象的课,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好处是我不用讲太多,学生自己就看明白了,而且印象深刻。例如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演示一个原子从内而外的结构,课题3《离子》演示电子层的区域。学生看到一个个微粒在不断运动,既惊奇又兴奋。你说,他能忘记这一堂课吗?
  五、 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着、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例如,在《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学生对空气的用途这一内容较熟悉,但对空气污染体会不深,为此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城乡之间空气有什么差别、空气污染与哪些因素有关、给市政府的建议书、保护空气这种宝贵资源、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关爱我们身边的空气。而对空气污染的后果,则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而课堂则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要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六、 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例如:下午第一节课,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毛病,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有些乱,但学生不再昏昏欲睡,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总之,本人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1.普兰店市第八中学,2.普兰店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