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政治课有效教学

2011-12-29 00:00:00李国旗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说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效果。
  一、全面理解课程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单单有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能力本身也要与知识的学习、训练联结在一起,并在学习训练中体现出来。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无疑具有奠基性作用,离开了知识的习得,也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在基础教育这个打基础的时期,“双基”目标是首先要关注的。该讲的还是要讲,该训练的还是要训练。在当前既定的升学体制下,对中考考点知识的讲解以及对学生应试技能的训练仍然要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但对中考考点知识的讲解以及对学生应试技能的训练,肯定不该如过去政治课教学那样把它作为我们唯一的追求。不然,新课程下的政治课教学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就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政治新课程教学必须力避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行为倾向。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新型的政治课堂教学。
  二、准确选择教学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要求进行道德和纪律、民主和法制的教育;进行社会生活准则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品质及高尚的审美情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遵纪守法,树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准突破难、疑点的切入点,深入挖掘学习材料,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精心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精心备课”是指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这项工作又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反应中得到落实。教师上好一两节课不难,但是要上出一种“意境”来,是靠长期、严谨、自成体系的教学行为造就的。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备好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呢?
  1. 研读课本,把书读厚
  对于初中生而言,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准确领会教材内容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把每节课的课本上薄薄的两页内容,通过讲解、练习和课堂交流等必要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对课本上这“薄薄的”两页在脑海里“丰富”起来。
  2. 整理笔记拉近与课本的距离
  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培养。它一来可以使看似互相独立的知识,通过记录和整理笔记,有一个系统化的整理过程。二来对于那些听课容易走神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亲自动手调节听课状态,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抓住根本,重视小结,把书读薄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所谓抓住根本就是抓住学生参与自主小结的黄金时间。可是这些教学要点如何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呢?为此,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备课中我总是考虑到为学生充分“留白”,目的在于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他们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发表见解。
  4. 课后反思,教学相长
  有人总结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我认为当我上出一节自己满意的课后,总希望这种感觉始终保持下去;当对某一节课或课堂上某一个环节不满意时,又觉得非常遗憾,希望能有机会再重新上一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整理课后反思。
  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例如: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使学生获得较为充分的参与机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学会多角度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此时的教师,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我们讲的有效教学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而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我们努力改变我们的教学思想,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进新课程改革,也正是为了追求教学行为的实效。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我们在学生的切身体验中实现教学的有效,也能进一步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初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客观要求。
  
  (资中县双河镇石家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