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

2011-12-29 00:00:00王柯岩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创设课堂条件,开展教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泼的课堂气氛,充分相信学生,并对他们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相信老师,并且认为老师已经不是他们的长辈,而是他们最知心的朋友。另外,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课堂视为他们真正乐意的生活的场所。
  二、在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一名男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感兴趣。百无聊赖的时候,我突然走过去抽走了他的练习册,刹那间,他如临大敌,非常惶恐。然而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用赞美的语句鼓励他写的句子很有灵性,并且把他的练习册当做了讲造句题的范本。我的欣赏和鼓励带给了这位男同学无穷无尽的动力,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特别用功,成绩一跃成为班级的前五名。这由此说明: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
  三、尽量放手,让学生学会质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好“动”,而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走到主体地位。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自己质疑和自己解答。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质疑与解答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因为“语言是思维的体现”,只有学生自己说出来,教师才会知道他的思维是否正确、灵活、合理和富有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多种途径入手,就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大庆一中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