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011-12-29 00:00:00李久生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教材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通过队形、队列训练进行教育
  队形和队列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组织纪律性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对学生进行队形队列训练的时机,在训练中,提倡雷厉风行、步调一致,反对松懈散漫,对学生的队列队形训练必须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教育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剖析教材各环节的教学特点,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并充分运用这些因素,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例如: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接力跑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结合组织教法进行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利用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通过发挥体育积极分子骨干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四、结合课上表现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在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思想都能充分表现出来,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不管是好的现象还是错误的倾向,都要因势利导,及时开展表扬与批评。如在接力比赛时,有的学生喊“第X组加油”,也有的学生喊“第×组漏油”“第×组掉棒”等口号,教师此时就要及时加以制止和教育,对好的口号加以肯定,对不好的加以批评,提醒大家要讲究体育道德
  五、利用课终进行教育
  送还器材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品德的重要时机。收拾器材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不能拖拉垫子,篮球不能用脚踢等,教育学生要小心轻放,发现不爱护公物的现象要及时教育制止,从而使其养成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
  总之,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当中,把握好时机,讲求一定的方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教学艺术,才能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任务,收到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迁安市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