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长期存在着“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的现象,学生害怕学数学,不会学数学,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教师课前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自觉地依据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制定贴近学生、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刚开始上课时不妨根据目标重难点列出本节课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并告诉学生哪个问题是重点,哪个是难点,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得到新知识。而在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习题课可以让学生先背诵要用的性质或定理,再进行练习。同时,习题课上教师还应多关照中下层次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面批,即时纠正错误。
三、多做课堂练习,让学生多实践
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构成的,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因此,无论是新知课、习题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都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以解题活动为中心。一方面是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成几组题,题组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讲完一个问题,跟上一组练习,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即时解决一些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能形成一个大高潮;学生在此能进一步加深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整个课堂设计应围绕“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的思想,做到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总之,数学课上学生不能太闲,让他们笔不离手,经常动动笔,还可以预防开小差,提高注意力。
还有上课时不妨告诉学生下节课要小测哪几道例题或哪几道练习题。这样学生为了小测过关也会提高注意力,课后也会有目标的复习功课。这种方法对中低层次的学生比较适用。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低下跟数学的抽象性和数学的应用性得不到体现有关,学生学习数学普遍感到枯燥、无味、机械,这是长期的数学教学离开了数学生存的现实世界,学数学为数学造成的。因此,学生学习数学应当使数学具备他们感兴趣的实际背景,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实践的思想,通过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来教学数学。
通过本人几年来的实践,这种以技能训练为主,兼顾数学能力、方法培养的教学方法,既易于操作,又能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滦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