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会发生脑出血

2011-12-29 00:00:00鲁艾林何丹丹
家庭医药 2011年3期


  29岁的小周,是个建筑工人,家庭幸福,工作很卖力,一年里除春节回趟老家,天天吃住都在工地上。去年老家盖新房子又借了点债,担子重了很多。天天忙下来,有时候也会头疼,但他仗着自己年轻,没当回事。前不久,小周在工地上头疼得厉害,本想回宿舍睡一下,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伤害他的恶魔,正是脑出血,又叫出血性中风。目前,脑出血患者越来越多,不少医院几乎每天都会收治数例此类患者。该病起病急、病情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脑出血主要与脑血管病变等有关,血管的病变则与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患者往往在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出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以往认为,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脑出血患者日趋年轻化,甚至像小周那样不满30岁的人也不能幸免,着实是个悲剧。
  这体现了脑出血的可怕,也衬托出正确判断疾病信号、积极防治的重要。虽然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但发病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1)季节变换时多发。季节变换,特别是冬春和秋冬季节交替时,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一冷一热,很容易诱发脑出血;
  (2)患者不重视血压。“三高”患者等长期与疾病相伴,经过数年治疗以后,心理上开始麻痹大意,或者不再认为高血压是多么严重的疾病,降压药记得起来就吃,忘了也就算了;或者图省事两顿并一顿,血压控制不稳定,也可能诱发脑出血;
  (3)劳累、情绪变化大时多发。特别是长假前后,为休假加班加点干活,疲劳过度;或者假日期间,难得朋友相聚,大吃大喝,大喜过望,都容易诱发脑出血;
  (4)有“预警”信号。脑出血发作前或多或少出现一些症状,如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走路不稳;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看东西暂时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一旦出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期。
  脑出血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病,大家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它的4个迹象,如能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将有助控制疾病发展,避免悲剧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