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认为新闻文体较之其他传播媒介和载体,表现出独特的形态风貌和审美因素。新闻文体的审美因素具体表现在内容、叙事、形式和结构四个方面。
关键词:新闻文体 审美因素 新闻作品
新闻文体一直是在不断的传播和与受众的交流中获得其审美与文化的定性的。新闻文体的写作与传播、稳定与发展都离不开具体的传播与表达的媒介,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由于媒介的特性决定了新闻文体传播交流的方式及其传达和接受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新闻文体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到稳定形成的过程,不仅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形式符号系统,而且,也有着和其他传播与交流媒介的差异,从而表现出与其他不同的传播媒介和载体的独特形态风貌和审美因素。
新闻文体的内容性审美因素
当前新闻文体在主题开掘和文本写作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在如何传播和弘扬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如何使新闻文体、新闻作品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尤其是如何使作品内容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审美价值,区别于文学艺术特殊的审美构成等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闻文体的思想性。任何体裁的作品都要表达思想,但各种体裁之所以不同,则在于其表达思想的方式不同,这也恰恰是新闻文体存在合法性的法理依据。新闻文体作为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撰写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写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新闻文体的作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当前的形势下,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美学内涵,增强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很有必要。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贵在深刻理解和善于应用,贵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贵在有利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采写实践。只有这样,新闻文体的审美潜能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新闻文体的真实性。新闻文体的内容,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是对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真实是新闻文体与生俱来的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新闻文体和新闻的传播,要求事实及其细节都必须具体存在、有据可查。
真实是新闻赖以存在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真实也就没有新闻存在的必要性,在这方面与美学的基本规律真善美中的真是吻合的。新闻中的真实不但有自己的独特领域,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理论研究的内容。真实的东西天然就具备了美的属性,典型的新闻作品也就是对美的属性在社会环境中扩张放大的传播,让美的东西诉诸人的视知觉和千家万户。新闻文体的作者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确认新闻素材,其本身就蕴涵着对受众需求的尊重。新闻文体要求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必须准确无误,要求所反映的背景、环境、过程、细节、人物语言等必须真实可靠,要求所引用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同时还要求对所反映的事实在整体概括、评价、分析时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新闻文体的作者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事实,必须确立起一种关注人、关注蕴涵在人物及其故事深处的那些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诸元素的审美立场,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新闻传播的内容应具有审美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共识。
新闻文体的叙事性审美因素
审美虽然在各个领域的内涵不同,表现形态各异,但不管怎样,新闻文体作为审美研究对象却是公认和相对明确的。
新闻文体内容的新闻性,亦即新闻内容的新鲜性。新闻内容新鲜既是生活本质的普遍性和具体化,又具有与众不同的个别性及其突出的、特异的、醒目的力量。它既要符合新闻文体表现出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新闻文体表现出的特殊规律,即美的规律,并且两者高度统一在具体的新闻作品中。即使是属于技巧性的新闻叙事情节,也是人类的审美需要符合规律的生动表现。
新闻文体的叙述性。叙述,是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叙述,要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了解有不同的需求,有的需要详细,有的需要简略。多数新闻文体,是为了满足一部分受众详细了解新闻事实的需求而详尽地反映客观事实的报道,其目的是为了向读者提供更加完整的新闻要素、更加细致的新闻细节。新闻文体除了更加详细全面地报道新闻事实外,还应帮助受众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复杂的新闻事实的意义,即通过作者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看法和感受,深入解析事件的意义层面,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
新闻文体的情节性。新闻之“新”在于“新近”的事实,也在于“新鲜”和“新奇”的审美感受。情节在表现新闻的新鲜、新奇方面有独特的介质作用。情节是通讯、报告文学、深度报道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要全面报道新闻事实,又要全面反映事实的起源、发展、高潮、结局等完整的过程及其整体和具体背景。情节起伏多变是新闻文体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情节的展开表现主题就成为这些新闻文体的一大特征。
与情节相关的细节,在通讯、报告文学、深度报道、新闻速写等写作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文体必须报道细节,细节是凸显新闻真实性的主要因素。没有细节,情节展开就缺乏必要的依托,新闻文体也就无法全面深刻地报道新闻事实。
新闻作品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理应包含求知、求美两种追求。但长期以来新闻文体与审美无缘的观念极大地弱化了新闻的审美追求,采取包括情节、细节等文学手法在内的多种手段,着力增强新闻作品的审美要素,无疑是提升新闻作品审美价值,提高新闻作品可读性的重要途径。
新闻文体的形式性审美因素
美的本质是人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生动显现。新闻文体的形式美,是审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组成部分。桑塔耶纳指出:“美学上最显著最有特色的问题是形式美的问题。”①
新闻文体的表现性。在新闻文体中,除了在其他的文体中惯常采用的第三人称视角外,还时常采用第二人称视角,甚至有时记者也进入“角色”,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视角的多元化客观上也带来了新闻文体叙述方式的多元化。
新闻文体视觉的多元化,不仅表现在人称上,还表现在新闻写作角度的选择上。新闻文体写作角度的选择,是影响新闻文体审美价值表现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叙事方式往往会使读者产生不同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新闻文体的写作角度,反映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透视关系。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关系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叙事角度,恰当的角度选择往往能够充分展示新闻作品的审美内涵,使新闻文体的审美观念得以有效传播。
新闻文体的内容,需要采取一定的表现手法把它反映出来。成功的表现手法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表现思想内容,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各种具体的新闻文体都有与其叙述特征相适应、为其内容服务的表现手法。如通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新闻文体,因其写作氛围比较自由灵活,所以在写作实践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使文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