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中梗阻”现象

2011-12-29 00:00:00陈国华
决策 2011年7期


  “中梗阻”现象是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人有看法、没办法。有趣的是,有的人大呼“中梗阻”如何如何可恶,然而用镜子一照,他自己也许就是“中梗阻”中的一员。
  
  “中梗阻”现象是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人有看法、没办法。有趣的是,有的人大呼“中梗阻”如何如何可恶,然而用镜子一照,他自己也许就是“中梗阻”中的一员。
  我们抓执行力抓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抓不出令人满意的成效。为什么?因为执行认真的人或许没市场,执行不认真的人反而有市场。李源潮同志讲:“不让老实人吃亏”,但实际上吃亏的恐怕还是老实人。
  关于“中梗阻”这种现象,表现太多,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就执行,不利于自己的就不执行。
  当前的突出问题在于:为什么好的政策,就是有人敢于顶着不办?为什么上面三令五申,下面有的人却充耳不闻?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合意的就“用足用活”,不合意的就变通、打擦边球或者干脆束之高阁。
  凡是有利于自己利益的事情就积极做,凡是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消极做,甚至不做。更有甚者,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什么规矩都可以不要,什么纪律都可以突破。
  这里关键是个“利”。这里的“利”,既可能是经济利益,也可能是政治利益,甚至只是要博个好名声;这里的“自己”,既可能是一个地方,也可能是某个部门、某个小团体,或者仅仅是少数个人。
  第二种:领导重视的就执行,领导不重视的就不执行。“法规不如文件,文件不如批示,批示不如暗示”。在执行层面,执行力的强弱,往往并不取决于政策的重要性或法律的权威,而取决于顶头上司的态度。
  “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一些本来早就应该解决的问题,由于没有领导关注,就长期无人问津,而一旦领导过问起来,那些本来漫不经心的干部就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智慧和执行力。
  第三种:社会盯得紧的就执行,盯得不紧的就不执行。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重要,但由于无利可图,领导又不关注,所以就无人问津。如果社会盯得紧了,有关部门也就能动起来了。有些问题,虽然老百姓常常有反映,但由于盯得不够紧,所以解决得一直不好。
  第四种:糊不下去就执行,糊得下去就不执行。群体性事件成了解决问题的催化剂。有很多问题本来早就应该解决,但平时能糊则糊。直到有一天,突发群体性事件,再也糊不下去了,这时相关部门和官员的工作效率也猛然提高。
  执行力的问题,表面看起来问题在“中梗阻”,实际上根子在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部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而许多应该管的事又没有能够切实地管好。政府要想高效,就必须舍得放权,精兵简政,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要事项上,把政府真正该管的事情管好。
  提高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要加强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工作,改进考核机制和用人机制。在执行纪律的问题上,一定要动真碰硬,对不执行纪律的行为,哪怕不是为了个人私利,也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要加强执行纪律的宣传,重塑一种官场和社会文化,让守规矩、守纪律的人真正得到尊重,让耍小聪明、破坏纪律的人成为过街老鼠,切实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提高执行力的问题,涉及到我们每个人。我们也许无法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改善小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工作思路的创新,抓住一些关键环节,保证和提高执行力。群众是最痛恨“中梗阻”的,在防治“中梗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发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泰州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