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困局

2011-12-29 00:00:00杨敏
决策 2011年7期


  中国式调研
  【策划人语】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后来他又指出,“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作为颇具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的传统法宝,“中国式调研”面临着哪些挑战?功能发生哪些变化,形式经历了哪些演变?饱受诟病的形式主义,诱因是观念问题还是方法问题?当下,我们是否需要更多的调研活动去作为决策支撑?
  中国式调研,亟需从形式和方法上去芜存菁,因为,只有回归到“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支撑决策作为逻辑起点,我们才能有“正确的调查”,才能真正获得“发言权”。
  
  如今,“关怀性视察”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基层争取甚至是争抢的目标。一位受访基层干部指出,在市、县工作,如果能够争取到高层领导“莅临指导”,也是官员任期内一项政绩,会被认为有“能耐”。
  
  近来,三条关于政府调研活动的新闻,成为舆论关注热点,三亚官员的“民生体验”活动、河北工业大学“排演式”调研,四川会理县官员“悬浮视察”先后在网络引发激烈的公共讨论。
  政府调研活动缘何如此密集地进入舆论漩涡,调研活动中哪些现象容易引起民意反弹?为了解开调研困局,《决策》杂志在公务员群体中发放问卷,围绕政府“调研力”展开记者调查,来自江西、安徽、上海等地109份调查样本,为读者呈现中国式调研的基本面貌。
  44%受访者坦言,
  “排演式”调研普遍存在
  6月中旬,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网站发布的一则新闻,使用了一张合成痕迹明显的图片,在图片中,三位县领导“悬浮”在一条公路上,图片说明称这几位领导在视察新建成的通乡公路,“悬浮视察”由此得名。
  “悬浮视察”之所以在网络空间一举成名,在于这张有心加工的PS图片,本身是一种无心的反讽。“悬浮视察”成为一种隐喻,既是对调研者腾云驾雾,难接地气的质疑;也是对被调研者掩盖真实、弄虚作假的抨击。
  对于饱受争议的政府调研活动,作为“局中人”的公务员群体到底是怎么看的呢?在接受《决策》问卷调查的公务员中,仍有44%的人认为“调研很重要,能让政府决策更切合实际,更科学;也是知下情,听民意的重要手段”;24%的人认为“调研只是政府部门常规性工作,没有什么特殊之处”;32%受访者则坦陈“很多时候,调研已经听不到真实的声音,无法成为政府决策依据”。
  对于调研活动的重要性,尽管得到44%受访者力挺,但是调研功能的变异亟需引起重视,在《决策》问卷调查中,只有35%的公务员认为“调研活动是问题导向的,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为什么调研?这是一个初始命题。只有回答好这个疑问,其他有关调研活动的现象性问题才能获解。
  “调查研究,是信息不充分下的产物。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信息传递障碍越多,现代化程度越低,传统意义上的调查研究需求量越大”。上海市委办公厅秦德君博士分析认为,过去大量的实地调查源于那时候信息不通畅。而当下资讯发达,很多情况不需要官员亲临现场就能够掌握。
  信息环境的变化导致调研功能发生了微妙变化,那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调查研究比重减轻,而非问题导向的“亮相性调研”或者说“关怀性视察”则越来越多。
  一位受访专家将后两种调研称为公共关系类调研,新官上任后的密集调研,有熟悉情况的用意,但更多是一种上下级之间相互了解的过程;而高层视察往往不是这个地方工作有问题,而是通过这种“驾临”体现领导的关切和肯定。
  如今,“关怀性视察”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基层争取甚至是争抢的目标。一位受访基层干部指出,在市、县工作,如果能够争取到高层领导“莅临指导”,也是官员任期内一项政绩,会被同级和下级视为有“能耐”。
   “关怀性视察”究竟能给基层带来什么好处?
  “领导干部在这种调研活动中,也摸了一些情况,听了听汇报,做了一些指示。从被调研部门来说,一些话借领导之口说出来,一些战略或者重大问题得到肯定,对地方的发展是有好处,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的士气也是一种鼓舞。”一位受访官员告诉《决策》。
  但是,正是这类非问题导向的调研活动,往往被百姓诟病。警车开道、前呼后拥,“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真实情况被层层过滤,领导看到的都是经过“PS”,经过事先多次预演、排练的调研大戏。
  调研靠“排演”,一些基层干部为什么怕上级领导听到真话,看到真相?个中原因值得深究。一方面,少数干部把接待领导调研视作接近领导、获取上升空间的机会,个人利益的诉求导致把揣测领导意图、投领导所好当作接待调研的主要达成目标,而如实汇报情况的应尽义务就此排到了次要位置,这属于“主观故意”主导的排演。
  另一方面,基层作为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地,上级领导调研因时间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脉络,为免领导发生误会,遂采取“排演”方式,这属于“客观主导”的排演。
  走马观花式的“浅调研”以及“排演式调研”,在基层多大程度上存在?有44%的受访对象认为“普遍存在”,另有44%的人认为“一定程度上存在”,只有12%的受访对象表示“不存在这种情况”。
  46%的受访者认为,
  越往上层越看不到真实情况
  不触及问题和矛盾的“关怀性视察”在基层大受欢迎的同时,“问题导向”型的调研活动却没有受到基层干部的“礼遇”,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对上级的调研活动,被调研者的普遍态度是什么样的”,61%的回答是“支持”,而39%的受访对象认为是“应付”。
  那么,是否存在越往高层,越看不到真实情况的现象呢?46%的受访者对此持肯定观点。接受《决策》记者采访的一位县级领导干部指出,对于上一级的调研活动,基层在接到通知以后,一般会对上级意图进行揣摩,然后根据判断再决定讲不讲真话,讲到什么分寸。
  毋庸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一些基层干部已经成为“经济人”,有着一种权力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对待上级调查研究的态度上,有着非常明显的自利倾向,只要能够争取资源,规避风险,有很多博弈的手法,让调研工作进入预先设定的轨道。
   基层在应对上级调研活动中,普遍采用的博弈方法有哪些?
  34%的受访对象认为,“在调研点上做文章,只选工作基础好的点给领导看”;32%的认为,“在调研方式上做文章,少去实地看,多搞口头汇报”;另外34%的认为是“在调研活动细节安排上做文章,先预演几遍,设计好每一个细节”。
  在中部某省党报供职的记者陈昌清,曾多次报道领导调研活动,他说,“基层为了让领导少发现问题,通常有两种办法,一个通用的办法是让领导把时间耗在路上,带去看比较远的点;到了地点之后,再把领导拉入到听汇报的轨道上去”。在他看来,领导真想调研,找一些群众开座谈会,即使有干部在场,也比听汇报效果好得多。
  除了调研点、调研方式,在调研细节上做文章,也是惯常的手段。以今年5月中旬,河北工业大学接待省长视察为例,仅中午学生陪餐环节,就经过事先预演。陪餐学生是经过遴选的,交谈的话题是预定的,甚至为了等省长一起就餐,学校将已经打好的凉饭菜倒掉。这些细节,都被一名陪餐学生在网络上公布出来。
  陪餐事件所投射出的调研活动犹如一部“大戏”,每个人都在按照“剧情”要求扮演自己的角色,那个“少不更事”披露真相的学生,就像一个糟糕的“剧透”。可想而知,下一次的领导调研陪餐中,不会再有他的身影,因为他没有遵守“规则”。
  
  面对基层对真实信息的封杀和围剿,领导干部是不是只能扮演被动角色?有54%的受访对象认为,“只要领导愿意看,愿意听,总有办法看到真实的情况”。
  有些时候,调研和被调研的博弈双方,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陈昌清举的一个例子就颇具戏剧性。他曾多次参与全省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由于抽样调查采取不打招呼进村入户的方式,基层“反调研”的博弈手段层出不穷。
  以前常见的是地方干部让老百姓关门上锁,让调查者找不到人,于是有了“见面率”这项硬指标。后来,一些地方为了不在入户调查时“露馅”,就在细节上做足文章,有些“高明”的地方会为每户准备一个袋子,里面有抽样调查所需要的所有证明材料,被抽查到的农户,只需要把袋子交给调查人员看,不用亲口回答。针对基层为农户准备 “标准答案”的做法,后来的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中又增加了“拒答率”等相关指标。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调研水平既与能力有关,更与意愿和观念有关。领导干部只要能够轻车简从,突破传统调研方式,一定能够打破信息屏障,获得最真实最鲜活的第一手信息。而暗访,就是一种常被领导干部采纳的非典型调研方式。
  54%的人肯定
  “微服私访”之效
  “在现实中,您是否曾经遇到过暗访等非典型性调研?”24%的受访公务员表示“经常遇到”;50%的人表示“遇到过,但不常见”,另有26%的公务员“没有遇到过”。
  对于暗访等非典型调研的效果,公务员又是怎样评价的呢?54%的人认为“非常有效”;40%认为“效果不理想”,还有6%的人认为“完全无效”。
  基层干部对于暗访效果的认识分歧,与新近公众围绕现代“微服私访”的辩论有一定的吻合度。
  自4月中旬开始,海南省三亚市在市政府党组成员、各政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强力推行为期半年的民生体验活动,且每周须提交一份体验报告。两轮体验后,已累计收到约200多份“体验作业”。打的难、公交站牌信息更新不及时、银行排队时间长、大排档缺斤短两、医院就医环境差、购物环境不佳等成为体验者反映最多的问题。
  现代政治制度下,还需不需要官员“微服私访”?这种发现问题的方式是不是已经过时?对三亚官员的民生体验活动,公众有褒有贬,莫衷一是,并在网络空间掀起公共辩论。
  诚然,“微服私访”作为承载着民生情怀一个字眼,在中国历史上成就无数佳话,那是信息匮乏时代,没有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民情无法上达、民意无处呈递的产物。官员脱下官服,撤掉“肃静、回避”牌子,混迹民间,体察民情,如同今日领导调研,轻车简从,不打招呼,深入群众。无论环境怎样变迁,这种放下身段的姿态、体恤下情的用心还是有一定“温度”的。这也是官员“微服私访”具有一定民意基础的根源所在。
  但是,有一个需要追问的问题是,在咨询如此发达的时代,是不是只有领导“微服私访”才能发现问题?果真如此,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这个地方的民情渠道不通畅,一些基层干部有意垄断信息,造成上级部门在常规性调研时,无法掌握真实的政情民意;二是领导干部对俯拾即是的民生问题熟视无睹,非亲身体验无法感知民间疾苦,非“微服私访”无法界定问题、解决问题。
  当下,在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的时代,知下情、听民意已经变得非常便捷,官员博客、微博如同虚拟空间的“微服私访”。网络问政,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功效如何,公务员群体又如何看待网络所发挥的作用?
  56%的受访者认为“作用很大,网络问政会成为传统调研工作很好的补充”;31%的人认为“作用一般”;还有13%的受访者认为“没有作用,网络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更无法反映真实的基层情况”。
  暗访、网络问政,不管其作用有多大,都不能取代传统调研活动在行政流程中的角色。非典型性调研作为一种补充,可以在打破信息垄断,畅通民情民意上有所突破,但是,传统调研活动作为政府决策前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在科学性、及时性、真实性等方面的完善任重道远。
  调查研究,作为深具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制度化是其应有之义。然而,《决策》杂志调查显示,34%的受访者坦言当地没有相关调研制度,28%的人认为,“有制度但是执行不到位”,只有38%的受访对象称,“当地有相关制度规定,也得到了较好执行”。
  仅从这一点看,提升政府“调研力”,还有很多待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