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压力,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这是由于人们只看到了压力的负面作用。
实际上,压力可以分享,适当的压力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但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而且能促进智慧的分泌,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领导者,应该把团体的压力调节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使整个团队充分享有压力带来的益处,并把压力的损害降到最低。善于运用压力,既是领导者高超领导艺术的具体体现,也是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提升领导效能、发挥领导者个人魅力的“葵花宝典”。
压力光谱:你的下属在哪种状态?
被称为压力研究大师的心理学家汉斯•塞莱博士提出了“正压力”的概念:一种积极愉快的体验,可以加深人的意识,增强人的心理警觉,从而推动工作效率与创造力。
他提出了一个从1到100的压力光谱,作为人的不同压力水平,100代表压力水平最高,当一个人处于80以上时,整个人就会很有压力,智力和体力均无法正常运转;当处于30或者以下时,就会很平衡、放松,很少会出现兴奋状态;而当处于40—70时,工作效率会最高。
基于此,领导者要尽量使下属工作压力水平处于40—70。当下属工作压力处于30以下时,基本没有压力感,就很容易出现“铁人”王进喜所说的那种“人无压力轻飘飘”的状态,还容易导致下属产生领导对自己不够重视的错觉,主动性难以发挥。而压力水平处于80以上时,下属的压力感会很大且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需要调动全身心的智力、体力去应对,短时间的应急还可以,一旦时间较长,人就会精力透支而疲惫不堪,导致工作难以继续,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有一种“施压”叫关爱
丘吉尔曾经说过:“最精明的政治家领导的团队,是包含他自己在内的。”也就是说,优良的领导者,绝不只是建立一套纯粹的制度,而是给制度本身以生命,而自己还需要常常给这个生命力量以及源源不断的智慧。
因此,领导者要做到科学施“压”,仅仅在技术层面上做到程度适当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够做到对下属真诚关爱。这样会赢得下属的高度信任,使下属相信领导对工作的安排是对工作全局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完成工作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下属也会始终相信,领导是在为自己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和机会,从而能够站在领导者的角度考虑领导的难处,与领导者共同分担压力,从而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样,真诚关爱反而成了一种既聪明又强有力的“施压”方式。领导者要把个人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不断提升领导亲和力,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公正、充满生命力的上下级关系,使下属切实感到组织温暖。同时,领导者在向下属布置一些有一定压力的工作任务时,要杜绝命令式的“我说你做”的做法。当下属畏难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行之以范,讲清工作重要性,及时肯定其工作成绩,可采取及时表扬、增加工资待遇等方法,避免下属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
多种途径释压
领导者在对下属施加正向压力的同时,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释放下属的负面压力,这也是达到调节压力器效果的必要环节。
压力虽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动力,但是一旦超过界限便会转化为工作的莫大阻力,成为工作中的滞后因素,出现缺乏创造力、工作疲惫的状态。镇定的环境往往能促进智慧的分泌,有时这种环境就靠领导者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小细节处理便可使整个团体气定神闲。和尚遇到多么难多么可怕的事,都是一句“阿弥陀佛”,也许就这么简单。
当下属感到心情舒畅、自然放松,那么公道正派、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便可以被营造出来。要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博客、论坛和聊天,疏通上下级沟通的渠道,保证下属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总之,领导者要采取以上多种措施,使下属的工作负压得到及时释放与疏通,从而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加有创意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