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风波

2011-12-29 00:00:00石春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7期


  “老师,对不起,我们不能加您!”
  看了学生在QQ里给我回复的这句话,我火一样的热情一下子被浇灭,就像跌进了冰窖,心里凉凉的。我想不明白,我这么爱这些孩子,对他们敞开心扉,为什么他们的QQ群不加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QQ说起。电脑是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QQ、飞信等工具更是我这几年与学生和家长联络感情的渠道。每次登录,我会立刻收到孩子们的问候,他们总会带给我温馨与快乐。在群里面,我引导他们谈论学习,品味生活,畅想未来。每一次孩子们建立了新的群,我都会第一个受邀,为此我非常骄傲!
  这不,今年我又教了一个新的六年级,我很快就和学生成为了朋友,学生也深深地喜欢上了我。依照惯例,我把自己的QQ号告诉了大家,当得知他们有自己的群时,更期待着加入其中。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一边写着博客,一边给孩子们发申请加入群的信息。开始我还心不在焉,可是过了很久仍然没有回信。竟然没有一个人理我!我失落极了,又连续问了三次,终于,嘉嘉和我有了这样的对话:
  “老师,对不起,我们商量了一下,不能加您!”
  “你们不信任我吗?”
  “不是。”
  “那为什么不能加我?”
  很快,对方下线了,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一晚,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学生见到我的时候,似乎有种愧疚感,不敢看我。我虽然生气,但还是强忍着不再追问。
  晚上,我上网时发现一个学生的头像在闪动。“是他们改变主意了吗?”我带着期盼的心情,赶忙打开对话框,一行字,又让我的心凉了一半。
  “老师,对不起,我们相信您,可我们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难道你们有什么秘密吗?”
  “没有。我们只想有一个能够自由谈论的空间。”
  “哦。其实我只是想让你们能在最后一年里幸福快乐,顺利毕业,所以想利用更多的渠道和你们聊天,没有别的想法。”
  “我们知道您是个好老师,我们也愿做个好学生,但毕竟群是我们小孩的,您能理解吗?”
  交谈到这里,我的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是啊,那个群毕竟是属于孩子们的空间。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回了一条信息:
  “我能理解,谢谢你与我沟通。我尊重你们。太晚了,早点睡吧。”
  没过多久,好几个学生的人头闪烁起来,我莫名其妙地逐个打开,一条条消息令我激动不已。
  “老师,谢谢您能理解我们。”
  “老师,我们是新时代的小学生,您就是新时代的好老师。”
  “老师,对不起,但是我们更爱您了!”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庆幸自己没有利用教师的威严来胁迫学生,如果那样的话,也许这个群就不再有存在的意义,一颗颗稚嫩的心也将受到伤害。那一晚,我甜甜地睡了一觉。
  从那天起,学生看到我时,仿佛眼里包含着无尽的话语,特别是几个男孩子,总是欲言又止。在一次“三礼”专项课上,我以“尊重”为题,开展了一次论坛活动。同学们从大事说到小事,从他人说到自己、说到身边。突然,那几个男孩子一起站起来,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我既感到意外,又无限感动,于是也真诚地向学生们鞠了一躬。我对他们说:“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友情更牢固,更让人珍惜。孩子们,谢谢你们用自己的执着改变了我,我愿意同你们一起成长!”
  我的话音刚落,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久久没有停息。
  当然了,我现在经常和我的快乐精灵们在这片属于我们的网络天空中自由畅想。尽管有时依然还需要得到他们的应允,但早已没有了从前的隔阂,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