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若弦

2011-12-29 00:00:00程相崧
小品文选刊 2011年15期


  从前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总是会想,拉出这么优美婉转音乐的,将是一把怎样精美的二胡呢?直到看到阿炳留下的那副家当,才知道原来现实跟想象竟然那么大相径庭。阿炳生前用过的那把二胡,琴弦竟然是断了之后接上的,而且不是接了一处,是打了很多结。
  人们说阿炳拉琴时由于精神太投入、用力过猛,琴弦经常断。断了之后没钱买新的,他便打个结接上。但即使如此破旧的二胡,竟然仍旧能够演奏出最美妙的音乐。直到最后琴上的蛇皮和琴弦被老鼠咬坏,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了这把二胡。因为当时有一种说法,乐器被畜类所毁,那就是天意不让乐师再操此业了。
  生命如弦,阿炳原本华丽的生命也打了太多的结。
  阿炳三十岁之前的生命之途,还算得上顺畅。作为无锡一所道观——雷尊殿观主的父亲精通音乐,素有“铁手琵琶”之称。阿炳十二岁那年,父亲开始教给他吹奏笛子,并且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常沾着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十七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加上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为“小天师”。
  二十六岁时,父亲去世,阿炳正式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雷尊殿的新当家。作为道士应当娴熟音律,精通各种乐器的阿炳开始自然如鱼得水,将雷尊殿经营得红红火火。
  这个时期的阿炳,是人人羡慕的雷尊殿当家观主,和堂弟共同经营着庞大的庙产。他在频繁的法事和迎来送往之中,结识了很多当地的豪绅名流。接着他开始跟这些朋友频频出入风月场所,赌钱、吸鸦片……如果他的人生之途一帆风顺地走下去,我们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个沿街乞讨的瞎子阿炳,还有没有那首登上世界音乐殿堂的《二泉映月》。
  不知是命运的大幸还是大不幸,生活的失检祸及双眼,阿炳的眼睛在这种荒唐生活中慢慢弄瞎了。从前那些狐朋狗友纷纷离他而去,就连自己的堂弟也经常骗他的钱财。不几年,阿炳便从一个当家道士,沦为沿街卖场的“瞎子阿炳”了。
  时至今日,无锡一些年长的老人还能回忆起阿炳在担任观主期间做法时的潇洒倜傥。那时的他如同一根崭新的琴弦,笔直,漂亮,闪闪发光。可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每个人的命运之弦都可能在乐曲最美的一瞬间崩断。有人因为贫,有人因为病,阿炳则是因为一念之差,因为交友不慎,因为年少轻狂,因为自己的不检点,因为自己的荒唐……
  我们不知道黑暗中的阿炳是如何反思自己短暂的三十几年人生的,他肯定感受到了人生的凄凉,感到了后悔、自责。他的生命之弦正在演奏着一曲优美的乐章,可是在乐声最华丽的一刻,弦却断了。
  据说,他曾几度打算自绝人世。可他最终打消了这个年头,于是,人们看到了这幅画面:
  一对老人从石板路上、石拱桥上缓缓走过。男人手里一把二胡边走边拉,女人把手放在男人肩头,跟他并肩走在一起。男人不拉琴的时候,便孩子一样紧紧跟在女人后面,双手搭在女人的肩头……
  当二胡悠扬的声音传来,人们知道是瞎子阿炳走来了。人们都喜欢听阿炳拉琴,人多的时候,店家还会拿出一个小板凳让阿炳坐在上面拉。这时的阿炳非常专注,也非常陶醉。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拉着拉着琴弦突然崩断的情况。阿炳总是不慌不忙地将琴弦接起,打一个结,然后重新开始他的演奏。
  谁会想到这就是当年潇洒倜傥的雷尊殿当家观主和他的女人?谁会想到这个边走边拉的老人,许多年后能成为世人皆知的音乐大师?谁会想到那首阿炳自己称之为“随便拉拉”的小曲儿,会成为世界级的不朽经典;让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感动得双膝跪地、泪流满面?
  只要生命还在,就要拉出华美的乐章,哪怕那根弦已经伤痕累累,哪怕那根弦已经打了一个又一个的结。
  有人说无锡地处南方,一年四季和风细雨;无锡人不愠不火,喜怒不行于色;无锡人喜吃甜食和糯米;所以阿炳的音乐才格外婉转柔美。可是每每听到《二泉映月》,除了婉转柔美,总能感到痛苦、寂寞和黑暗给他带来的折磨。
  这种隐隐的疼痛和凄楚隐藏在平静舒缓的旋律中,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对人生无常、对命运灾难的淡然。面对灾难,许多人焦躁不安、一蹶不振,而从阿炳的音乐中听不到这些。他的乐曲是平静的,一如无锡波澜不惊的小桥流水;一如他那副断了一条腿的墨镜后面没有一丝表情的脸和那一双深不可测的瞎眼。
  突然的“崩断”是许多人经受不起的,而阿炳不同。断了不要紧,在断了的地方打一个结,还能继续拉出跟原来同样美妙的音乐。
  一般的音乐大师,一生都会拥有许多自己珍爱的乐器,而阿炳留下的二胡只有一把。我们找不到他用过的其他乐器,也不想再找到。因为对于我们,这一把已经足够。
  选自《山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