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草与石头

2011-12-29 00:00:00苇笛
小品文选刊 2011年15期


  从前,有兄弟俩;哥哥是前娘养的,弟弟是后娘生的。前娘早已去世,家里归后娘掌管。后娘很偏心。她安排哥哥每天到石场挑一担石头回来,弟弟呢,到草场挑一担灯草回来。刚开始,弟弟挑上灯草健步如飞,很快回到家里;哥哥呢,一担石头压到肩上,几乎将他压倒,走几步,就要放下担子歇一歇。没多久,肩膀就又红又肿,待他精疲力尽地走进家门时,往往已是深夜。几天下来,哥哥的肩膀溃烂,担子一上肩,就疼得钻心。
  一段时间后,哥哥的双肩结了厚厚的一层茧子,担子压上来,不再沉重如山了,他的脚步也变得从容不迫,他可以和弟弟一起往前走了。那年夏天,兄弟俩走到大河边,忽然狂风大作,树木被连根拔起。弟弟肩上的灯草被席卷而去,他自己也立不住脚,踉踉跄跄地跌进了河里。而哥哥呢,肩上的一担石头使他稳如泰山,狂风也奈何不了他。这个故事,从小到大,我听过无数次。讲故事的人每回都会点评一番:“你看看后娘不安好心,结果把自己儿子害死了。报应啊!”听故事的小孩子,便说:“活该!”
  成长的岁月里,我渐渐地咀嚼出不同的滋味来:故事里的“灯草”与“石头”分明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灯草是轻松的、安逸的,挑在肩上,没有什么分量。石头呢,是沉重的、艰辛的,挑一担石头,简直就像挑一座山,走在路上,自然是步履维艰。但挑着灯草上路,双肩承受能力也不会有所提高。挑着石头,虽说举步维艰,但在天长日久的磨砺之下,力气会不断增长,能力不断提高。寻常的生活里,挑灯草的人当然活得轻松,可当灾难猝然降临,却不堪一击;倒是挑石头的人,能在灾难里进退自如,最终平安度过。
  在故事里,“灯草”与“石头”是后娘分配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灯草”与“石头”却是个人的选择。有人贪图安逸,就想挑着“灯草”过一生;有人不畏艰辛,挑起“石头”上了路。不同的选择,带给他们的自然是不同的人生。而我,一个听着故事长大的女子,愿意挑担“石头”上路。
  鲁长义摘自《扬子晚报》201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