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领20余万精锐部队大举向陕北进攻,妄图消灭我中央首脑机关和西北人民解放军。当时,西北我军只有1.8万人。由于敌强我弱,我中央首脑机关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3月13日,胡宗南的部队分三路向延安进攻,计划三天内拿下延安!
3月16日,我西北部队统一建制,称为西北人民解放军。3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下文,任命彭德怀为西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向北撤退,与敌周旋。
鉴于敌我力量悬殊,西北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3月19日,胡宗南的部队进入延安。胡宗南原以为,进延安之前与解放军必有一场恶战,没想到延安是一座空城。但他还是向蒋介石发报,宣传他的战绩:我军经七昼夜激战,第一旅终在3月19日晨占领延安,是役俘敌5万,缴获武器弹药无数。
蒋介石信以为真,致电嘉奖。
国民党的各大报刊也大肆宣扬,许多中外记者要求前往采访。这可急坏了胡宗南,他急中生智,在延安周围设立了10座战俘营,抓来了一些村民,还挑了一些士兵冒充俘虏。
在一次祝捷酒会上,有个记者突然问蒋介石,西北共军部队的总数还不足2万人,怎么一下子就消灭了他5万人,真是不可思议。
蒋介石听了,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想了想就离席了。
二、彭德怀小部队装大兵团,引开胡宗南主力;主力留好埋伏圈,专歼胡宗南小部队
胡宗南的部队进入陕北后,欲寻找我军主力决战。彭德怀采用了“蘑菇战术”,避开锋芒,寻机歼敌。
1、用这个办法,先吃一个旅,歼敌三千余
3月17日晚,彭德怀司令员决定用一支部队,摆开阵势,佯装大兵团作战的样子,把胡宗南主力引向延安西北安塞方向,而我军主力隐蔽在延安东北青化砭,以逸待劳,寻机歼敌。
24日,胡宗南令“天下第一军”的董钊率5个旅猛追到青化砭,我军这支部队且战且退,牵着董部5个旅一路烟尘滚滚,往西北方向拉去。
25日,胡宗南第三十一旅接着开进了青化砭。
青化砭,30里大川,公路绕溪行,山上杂树密布,我军主力埋伏于山头。待第三十一旅进了伏击圈。我埋伏部队猛扑过去,封闭口袋,断敌后路,四面包围。
激战一小时,战斗结束,第三十一旅被一网打尽,并活捉了旅长李纪云,歼敌3000余人。
2、还是老办法,又歼四千七
第三十一旅被一网打尽,胡宗南忙把去安塞的5个旅拉回了青化砭。可我军早已离开青化砭,转到蟠龙西北去休整了,他们扑了个空。
彭德怀还是用这个办法,下令一部佯作大兵团作战,沿咸榆公路向清涧县撤退,引诱胡宗南7万大军尾随其后,来个“武装大游行”。31日,胡宗南7万大军赶到清涧,发现追赶的只是一个小部队,才知上当,赶紧向西折回,往延安瓦窑堡一线寻战。
4月12日,胡宗南9个旅由蟠龙西进,我军一个纵队将敌主力向西吸引,另一纵队预伏于瓦窑堡南羊马河地区。
14日,胡宗南第一三五旅进入伏击圈内,我军突然发起猛攻,经过6个小时的战斗,全歼一三五旅4700余人,代旅长麦宗禹被生擒。
3、还是老办法,端了军事补给站,歼敌六千七
第一三五旅在羊马河被围后,胡宗南忙派兵解围,结果又扑了空。
彭德怀又选中下一个攻击目标——蟠龙。
蟠龙位于延安东北90里,四面群山环抱,延榆公路贯穿其中。此处为胡宗南的军事补给站,存放大量物资,只有一个旅的兵力守备。
彭德怀令一部分兵力诱胡宗南主力北上绥德,沿路并丢掉一些东渡黄河的假文件等,另一部乘敌来不及回援,猛攻蟠龙。
4月30日,我军四面围攻蟠龙,胡宗南军事补给站的一个守备旅如瓮中之鳖,号称“天下第一旅”的第一六七旅6700余人被全歼,旅长李昆岗也当了俘虏。此战获6门山炮,1000余匹骡马,4万套军装,12000袋面粉。我军有了充分的补给。
撤离延安40天,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三战三捷,歼敌14000余人,彻底粉碎了胡宗南消灭我中央首脑机关,将我军赶到黄河东岸的设想。
4、还是老办法,全歼胡宗南集团的“三大主力”之一整编第三十六师。此役成为西北战局的转折点,西北野战军由被动态势转为主动地位,并开始了内线反攻;而胡宗南则就此走下坡路,一蹶不振
1947年7月28日,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围攻榆林。8月8日,经两天激战,解放军直逼榆林城下,对国民党在陕北的统治中心榆林城形成包围之势。
蒋介石见榆林被围,忙于8月6日急飞延安,部署救援榆林事宜,并准备在榆林、米脂、佳县之间的三角地带“围歼”西北野战军。
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急令整编第一军、第二十九军所属8个旅分两路向绥德、佳县地区急进,以整编第三十六师为援榆快速兵团,驰援榆林。
此时,解放军虽已歼敌3000余人,但榆林城尚未攻克。得知胡宗南第三十六师救援榆林,彭德怀立即决定围点打援,撤出榆林战斗,以小部队佯装主力东渡黄河。野战军主力则向榆林东南,米脂东北地区隐蔽集结。
胡宗南误认为西北野战军骤然撤围是“仓惶逃窜”,遂令所部迅速追击。此时,自恃“援榆有功”的整编第三十六师师长钟松,率部经米脂县沙家店向乌龙铺方向孤军突进。
钟松的整编第三十六师是胡宗南集团的“三大主力”之一,曾自吹:“共军可以吃掉别的军队,就是吃不掉三十六师。”钟松自恃援榆有功,异常骄傲,声言要“一战结束陕北问题”,13日进入榆林城,14日即马不停蹄地率两个旅南下。
彭德怀则认为,敌整编第三十六师虽是胡宗南的主力师,但经过长途行军,严重减员,十分疲惫。而钟松远离主力,孤军冒进,又是一支骄兵。此时正是彻底消灭第三十六师的好机会。
彭德怀当即抓住战机,以西北野战军主力第一、二两个纵队及部分地方部队,将整编第三十六师师部及第一二三旅、第一六五旅包围于米脂县沙家店一带。
8月20日拂晓,解放军对整编第三十六师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激战一天,歼灭整编第三十六师6000余人,俘敌旅长等2名少将,师长钟松只身逃跑。
沙家店战役是西北战局的转折点,西北野战军由被动的态势转为主动地位,并开始了内线反攻。而胡宗南则就此走下坡路,一蹶不振。
5、旧瓶装新酒,还是伏击战,全歼胡宗南集团主力整编第二十九军及所属2个整编师零1个整编旅共计2.9万余人,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全国战局的发展,决定西北野战军主力自陕北南进,发起春季攻势,粉碎胡宗南的机动防御部署,解放黄龙山区,威胁关中,兼以调动胡宗南援豫兵团回援,策应陈谢兵团等进攻中原。
为完成上述任务,彭德怀决定攻打宜川县城。2月24日,西北野战军第三、六纵队各一部围攻宜川县城。
胡宗南一面严令坚守宜川城,一面急电刘戡率整编第二十九军火速东进援宜。26日,刘戡率整编第二十七、第九十两个师兵力从洛川经由瓦子街东进。西北野战军第一、二、四纵和第三、六纵各一部立即按预定作战方案迅速向瓦子街以东洛(川)、宜(川)公路两侧急进,隐蔽设伏,待机打援。
29日凌晨,整编第二十九军通过瓦子街后,西北野战军参战各纵队立即对敌断头截尾,分割包围,并同时从公路两侧向被围之敌发起猛烈进攻。3月1日拂晓,彭德怀下达总攻命令。战至下午4时,公路两侧敌军阵地全部被占领,压入沟底的敌人混乱不堪,纷纷缴械投降。下午5时,战斗结束,胡宗南部整编第二十九军全军覆没,中将军长刘戡自杀身亡。3月2日,西北野战军攻城部队又对宜川守敌发起总攻。战至3日8时,全歼守敌整编第二十四旅5000余人。
宜瓦战役是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此役全歼胡宗南集团主力整编第二十九军及所属2个整编师零1个整编旅,共计5个整编旅,2.9万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毙敌中将2名、少将3名,俘敌少将4名。3月3日,中共中央电贺西北野战军宜瓦大捷。7日,毛泽东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名义发表重要谈话《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新式整军运动》,盛赞宜瓦大捷改变了西北的形势,并将影响整个中原的形势。
宜川战役的胜利,在国民党内部产生了极大震动,蒋介石大为震怒:“宜川之失,不仅为国军‘剿匪’最大之挫折,而且为无意义之牺牲”,遂将胡宗南撤职留任,以示处分。
看着自己最精锐的第二十九军被消灭,胡宗南对战场上的形势开始悲观起来。他不得不将潼关以东的裴昌会兵团及郑州地区的国民党军回调西安,以防西北野战军进军西安。这就减轻了刘邓大军的正面威胁,有力地策应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在中原地区的作战。
西北解放战场经以上七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6、胡宗南也用了这一招,彭德怀西府“走麦城”
宜川战役结束后,西北战场上形势一片大好。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西北野战军于1948年3月由宜川地区南下,发起黄龙山麓战役,解放黄陵县(今富县)、宜君、白水,逼近蒲城,围攻洛川,并准备打援。此时,国民党第五兵团五个整编师开始从豫陕边界地区驰援洛川,增防西安。
1948年4月6日,彭德怀鉴于洛川久攻不克,原准备攻取洛川后收复延安并歼灭国民党军援军一部的计划难以实现,且黄龙山区粮食匮乏,部队不宜久留,而西府地区(西安以西泾渭两河之间)国民党军兵力空虚,遂改变作战计划,决心以第三纵队继续围困洛川,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纵队向西府地区挺进,调动、分散敌军,寻机歼敌第五兵团一部,并相机夺取胡宗南集团的补给基地宝鸡。
西府地处陕西关中和四川的咽喉要地,胡宗南自恃这里是他的战略后方,共军不敢轻易进犯,在军事物资补给地宝鸡仅留一个团驻守。彭德怀得知宝鸡的防御力量薄弱后,决定夺取宝鸡。
4月16日,西北野战军分三路西进。17日至25日攻克常宁、灵台、凤翔县(今眉县)等12座城镇,切断了西北交通大动脉西兰公路,逼近宝鸡。26日,第一、第二纵队攻占宝鸡,歼敌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部及2个团共2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切断了胡宗南的后方军事补给,给胡宗南的大后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西北野战军初期作战进展顺利,连战皆捷,但由于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胡宗南调第五兵团会同西北行辕副主任马步芳部整编第八十二师,共11个旅的兵力,自二原、镇原地区分两路驰援宝鸡,包围西北野战军。
23日至27日,敌整编第八十二师4个步骑团在飞机配合下,突破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教导旅在长武、亭口的阵地,抵达崔木镇;敌第五兵团部队突破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在杏林、扶风一带的阵地,抵达凤翔附近。这次,胡宗南一改过去稳扎稳打的战术,对西北野战军展开了凌厉攻势,西北野战军渐渐处于被动态势。
28日,为摆脱被夹击的不利形势,彭德怀不得不下令毁掉大量缴获的军用物资,带领部队撤出宝鸡,向陇东转移。
5月3日晚,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通过西(安)兰(州)公路及泾河继续北上,敌整编第一、第三十六、第六十五师尾追其后。5日,西北野战军先头部队第六纵队教导旅在镇原东南屯子镇被敌整编第八十二师3
TK3WyRxhN+F7jOm93dnGdfyPOvT3E3i/OvmNyMto6Tc=个步骑团包围。彭德怀为拖住并歼灭该敌,令教导旅固守,6日以第一、第四纵队及第六纵队新编第四旅从敌军侧后发起攻击。因协同不好,仅歼敌2000余人,接应教导旅突出了重围。
此次战役,西北野战军主力部队与救援部队里外夹击敌军,尽管在人数上占尽优势,但我军却仍只是勉强突围,且伤亡惨重。
7日,胡宗南两部南追北堵,西北野战军又一次陷入包围,所幸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前来救援,才未使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陷入困境。彭德怀当机立断,将二纵队分成三部,分别阻击来自敌军的三方面进攻。第二纵队血战两天两夜,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最终打退了敌军的进攻,使主力部队得以从敌军的严密包围中突围。8日至11日,西北野战军冲破国民党军的合围,于12日摆脱追堵,转至解放区马栏、转角等地,彻底摆脱敌军的威胁。
西府陇东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2.1万余人,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国民党内部造成了极大的惶恐。但战役也给西北野战军造成了较大损失,共计损失兵力1.5万人,对西北战场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对于西府陇东战役的失利,彭德怀很是自责。后来彭德怀谈到了西北战场上的两大失误:一是二打榆林,“近月未下,妨害部队休整训练”;二是西府陇东战役,因轻敌而给胡宗南造成可乘之机,“被狼咬了一口”。此后,彭德怀开始整顿军队,严肃军纪,给失职的将领以严厉的批评和处分,并作了自我检讨。经过一个月的政治、军事整训,部队面貌迅速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大提高。
7、彭德怀痛定思痛,发起扶眉战役;胡宗南主力尽失,感慨彭德怀为其“军事克星”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发动了扶眉战役。第一野战军兵分三路,同时向从西安败退的胡宗南军发起了猛攻。王震率领第一兵团击溃胡宗南第九十军后,于14日再克重镇宝鸡;许光达率第二兵团一夜行军75公里,插至敌军后方罗局镇,夺取眉县车站,激战十余小时攻克扶风,将敌第六十五军一部及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九军大部压缩于午井以南、眉县城北至葫芦口之渭河滩;担任战役正面主攻任务的第十八兵团在周士第的指挥下,歼灭敌第一八七师主力,收复武功;杨得志率第十九兵团,在乾县、礼泉一带阻击马鸿逵,保证战役的胜利进行。
扶眉战役共歼灭胡宗南4个军6个师零6个团,总计4.3万余人。胡宗南主力尽失,再无力与解放军抗衡,再遇到解放军也只好败逃。
彭德怀与胡宗南在西北的较量,最终以彭德怀的胜利而告终。胡宗南晚年曾感慨地说:“我有两个克星,如果周恩来是我的政治克星,那么彭德怀则可以说是我的军事克星。”他也曾多次思考过:为什么自己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条件下,还是输给了农民出身的彭德怀?
彭德怀一句话道破天机:人和。历史就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后记
1949年5月以后,第一野战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指挥下,开始解放大西北的战争。5月18日西安解放。8月26日兰州解放。9月5日,王震第一兵团解放西宁。9日,第十九兵团分3路挥师宁夏。19日,马鸿宾率国民党第八十一军起义,马鸿逵逃往重庆。23日宁夏解放。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主席董其武率5万官兵通电起义。9月26日,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率10万人通电起义。至此,大西北解放任务完成。■